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武汉200余名志愿者在汉江堤龙家台段,按照园林专家讲解的要领,挖坑、扶苗、培土、踩实,让1000株樟树树苗在汉江边“安家落户”。
守护江城绿水青山,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从未停歇。遍布武汉三镇的志愿者,走进乡村、社区、学校、企业,保护山川河流,传播环保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更多活力。
科普宣教激发环保意识
“我是一滴小水珠,凝结于青藏高原上海拔6621米的格拉丹东雪山,随着姜古迪如冰川融化,顺江而下,听过长江三峡的两岸猿啼,闻过江汉平原的稻谷飘香,一路向东跑过6300多公里……”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将军路第四小学,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徐栋博士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带领同学们了解有关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有趣故事。
作为武汉生态环境博士服务团的一员,徐栋将宣传武汉的绿水青山,推广生态文明和绿色生活理念视为己任。
参加活动的三年级二班学生刘筱雨说:“一滴水的‘旅行’很奇妙,我们要保护母亲河,珍惜水资源,不能乱丢垃圾。”
环保课堂进校园是武汉市生态环境博士志愿服务团打造的生态环境科普品牌。专家走进校园,走到学生身边进行零距离的交流,用科普的力量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
在去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中,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走进武汉市钢花小学“双减”课堂,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低碳科普。志愿者精心制作了卡片,小学生们则化身“气候小侦探”,通过对气候卡片进行分析和分类,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这种趣味卡牌游戏是一种创新尝试,不仅生动呈现了科学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减排行动的意愿,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钢花小学教师孙卓梅表示。
绿色实践提升参与热情
“最近,月湖飞来了五只黑天鹅,黑天鹅对水体环境要求较高,通常只有水质好的水域它才来光顾……”在武汉市汉阳区月湖边,银发志愿者一行十多人发放河湖保护宣传小册、捡拾湖边栈台边上的白色垃圾、对沿湖边的垂钓者进行宣传引导,开展新春首场巡湖活动。
“通过相关部门加大力度的宣传与引导,市民与游客对生态环保活动的参与及保护程度大大提高,相信月湖的环境会越来越美!”月湖民间湖长文昌植深有感触地说。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张瑜服务队的志愿者,则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硚口区荣东社区打造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小香松、鼠尾草、凤仙花、彩叶草……各种各样的园艺植物在志愿者的手中按照设计图纸“落户”花箱,形成了一片特色各异、层次有序的花园小景。不少热心居民也纷纷加入到种植活动之中,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在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一直受到重视。2020年底组建的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打造了一批志愿服务品牌。武汉市较为活跃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团队有110多家,经常性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达2.1万余人,引导带动市民群众全方位践行生态环保理念。
设施开放推进共建共享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污水去哪儿了?是怎样处理的?处理过后的水又会去哪里?”在公众开放日,武汉绿色江城环保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带领市民,来到武汉新城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污水处理需要多个环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通过格筛拦截垃圾、生物处理、絮凝、污泥脱水等工艺流程,最终让污水变清水,达标排放。”武汉新城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副总杨东霖说。
在排水口,工作人员将处理前后的污水放在一起对比,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污水变清水”的成果。
“组织社会公众到现场看、现场问、现场听,让公众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让环保设施成为我们身边的好邻居。”武汉绿色江城环保服务中心负责人柯志强表示。
近年来,志愿者们组织开展的参观活动,地点涵盖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固废回收处理厂、电力博物馆等。这些环保设施成为开展生态环境宣教、环境科普工作的重要窗口阵地,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公众生态环境素养、推动环保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美丽武汉,你我共建。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生态环境志愿者队伍这个大家庭,已辐射到武汉市的各个群体、各个年龄、各个行业,大家共同战斗在生态环境保护战线,在志愿服务中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编辑:trsadmin
上一篇:
晴天“变脸”,冷空气三件套即将“发货”
下一篇:
2024“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暨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