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梁子湖,湖水湛蓝、波光潋滟,岸边的树木郁郁葱葱。这地跨四市的一湖碧水,是武汉、鄂州、黄石、咸宁依托武汉都市圈平台,跨区联动协作实现梁子湖全流域共治的成果。
武汉都市圈,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为核心,辐射咸宁、孝感、天门、潜江、仙桃等城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板块。区域内,“九城同心”深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美丽宜居都市圈新典范。
强化顶层设计 建设五大都市圈
武汉都市圈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湖泊塘堰星罗棋布,长江干流自西向东穿圈而过,汉江在此汇入长江,通顺河、府澴河、举水、倒水等多条河流串联起众多城市,梁子湖、斧头湖等大小湖泊分布其间。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是各成员城市共同的诉求。
2023年12月,《武汉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纵深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助力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到2027年,武汉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将取得新进展,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共保联治体制机制运行顺畅,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格局初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都市圈基本建成。
《规划》提出打造绿色低碳都市圈、和谐共生都市圈、美丽清洁都市圈、安全宜居都市圈、融合发展都市圈5大重点任务,同时建立重点工程项目库,将对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有推进效益、操作性强的工程项目纳入其中,形成5大类重点工程共71个项目。
形成联络机制 实现一体化治理
2023年6月1日,位于通顺河下游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代表武汉市将300万元生态补偿金交给上游的仙桃市,这是湖北省第一笔到位的长江一级支流跨市生态补偿资金。
全长195公里的通顺河流经武汉都市圈内的潜江、仙桃、武汉等地,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300余万人的母亲河。2022年5月,武汉市和仙桃市探索实行通顺河流域上下游“双向生态补偿”。经过一年的实践,通顺河仙桃来水及武汉经开区河段水质均达到III类,仙桃上游来水水质优于目标要求。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是上下游城市在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的共赢之举,相关机制的建立为激励流域综合治理、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水体水环境质量再上一道有力枷锁。”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跨界河湖的治理问题,武汉都市圈建立了生态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和沟通联络机制,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协作会商,印发生态环境协同合作工作规则及生态环境合作工作要点,九市生态环境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41个县(市、区)围绕重点流域分别建立了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长江、汉江、梁子湖、斧头湖、府澴河、天门河等跨市流域上下游城市分别签订了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武鄂黄黄”四市签订河湖长制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和梁子湖流域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框架协议,武汉、鄂州生态环境部门建立了梁子湖流域保护信息共享制度。
产业转型升级 助推高质量发展
黄石下陆区长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研磨机高速运转,矿渣经过数道工序,提取金银铅锌等金属。
垃圾不仅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还是最具开发潜力、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黄石将“无废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契合,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与超低排放技改,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160个,12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8家企业入选湖北省绿色制造名单。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探索出了“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新路。
武汉都市圈是湖北省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生产要素最为密集的地区。“十三五”以来,武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占湖北省的60.2%、中部六省的12%。
在这里,一座座产业新城加速崛起。武汉都市圈三次产业比为7.08:37.01:55.9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64.56%,基本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碳登”落户武汉,碳交易市场不断成熟。
武汉都市圈也是全国重要的智力密集区,丰富的科教资源,助力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光谷科创大走廊、东湖科学城加快建设,武汉市被列入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黄石市大冶市、孝感市安陆市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编辑:trsadmin
上一篇:
王蒙徽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 研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下一篇:
省委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