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道环保社区,零碳循环超市里,居民拿出不再使用的衣物、书籍等闲置物品进行交换,还能将利用塑料瓶盖子、废旧毛线等制作的手工艺品,通过视频直播进行爱心义卖……这是武汉人“低碳生活”的缩影。
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道环保社区绿色文创生活市集。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在江城大地,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生活正日渐成为社会新风尚。
环保理念入童心
废纸盒变成机器人,易拉罐变成小花盆,无纺布变成购物袋……在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的课堂上,一点巧思、一份创意,各种常见的生活废品被孩子们赋予了“新生命”。
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学生介绍环保作品。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这是北湖小学的特色课程,学生们从家里带来废旧物品,手工课上开展“变废为宝”的劳动实践。
学校是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武汉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市级地方课程,鼓励各学校因地制宜打造“一校一课”特色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的机会。
亲近自然,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带来了新路径。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22年来坚持开展水环境教育,把课堂搬到莲花湖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校园内,一系列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应运而生。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公众测水亭、东湖风景区华侨城小学东湖生态文明教育馆、洪山区洪山高中蝴蝶馆、新洲区涨渡湖小学标本馆等成为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的“新绿标”。
“武汉市300多万中小学生(幼儿)由生态环境宣传的‘观众’变为‘主角’,孩子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被激发,逐渐形成主导生态文明行为的内动力。”生态环境教育教研员朱翠兰说。
“老破小”变身“科技范”
“光伏好处多,遮阳又挡雨。夏天降五度,休闲新去处。”家住江汉区北湖街道建设社区新华小区居民胡师傅,看着自家楼栋顶楼安装的光伏板,写了一首打油诗。
新华小区建成至今已有近30年,小区屋顶漏水、路面不平、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居民。
乘着“老旧改”的东风,该小区探索低碳社区创建,在规划中融入屋顶光伏花园、清洁能源充电场站、智慧电梯、节能照明等低碳元素。
江汉区北湖街道建设社区党委书记李钟介绍,仅3个月,8个单元的光伏全部“上线”,每年发电量9.6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46吨。“不仅为小区提供了免费公区用电,还增加了小区公共收益,让老旧小区居民享受绿色科技红利。”
居民学习“无废社区”相关知识。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相邻的正街社区,通过宣传“垃圾分类”、推广“堆肥箱”、设置“大件垃圾回收站”、打造“共享花园”等,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无废社区”建设。
“平时把果皮、菜叶平铺在堆肥箱,有效减少了厨余垃圾的产生,还获得了实用的肥料。”和风里小区居民张女士说。
一系列的低碳生活方式创新,不仅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更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这也使北湖街道成功入选城市气候领导联盟(C40)“绿色繁荣社区”试点项目。
人人都是参与者
用铁锹做的吉他、扁担做的小提琴演绎出美妙的旋律,是他们宣传环保理念的“利器”。在2024年六五环境日武汉市主场宣传活动现场,江汉环保乐团志愿服务队用这些特殊的乐器进行了演奏。
江汉环保乐团用自制的环保乐器演奏。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专注于武汉地表水资源保护、武汉生态环境博士志愿服务团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进行环保科普、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致力于长江豚类研究和保护……不止环保乐队,武汉较为活跃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团队已有110多家。
2020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由武汉环保社会组织、高校环保社团、社会企业环保志愿服务队等共同组建的“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正式成立。
武汉环保大使柯志强介绍,各成员单元已开展800多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组织2.4万余人走进生态修复、美丽河湖、绿色生产等生态环境治理一线。
汇涓滴以成海,聚微光以成炬。“我们号召每一位市民争当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为建设美丽武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trsadmin
上一篇:
武汉民警邱建军壮烈牺牲!
下一篇:
湖北:做好能级跃升动能转换枢纽提升绿色发展四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