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省内新闻 >> 正文

今日好稿丨玩航模,会编程 “最美教师”彭玉生为库区小学生播下梦想种子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4-09-12 09:06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应锋

通讯员 罗毅 顾珊

一座半岛,一面靠山,三面环水。

这里是十堰市丹江口库区腹地龙山镇最偏远的村庄彭家沟村,距离丹江口市区50多公里。

彭家沟小学仅有幼儿班、一年级、二年级、五年级4个班、17名学生,孩子们不仅能放飞航模飞机、遥控智能汽车,还会动手编程。

深山小学充满“科技范”,与学校校长兼教师彭玉生密不可分。

坚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28年,彭玉生在一届又一届学生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彭玉生(中)给孩子们上航空航模课程。(受访者供图)

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发布2024年“最美教师”,彭玉生光荣入选。

“获得这个荣誉,我深感荣幸和自豪。”彭玉生表示,自己将继续扎根基层,用自己的力量点燃库区孩子们的梦想,“带着他们‘飞’出大山”。

村小开设机器人课程

航模飞机、萝卜头机器人、智能汽车模型……初秋时节,走进彭家沟小学,教室里摆放着各种教学设备,满满的“科技范”。

“孩子天生喜欢机器人,对机器人充满好奇。”彭玉生说。

彭玉生今年48岁,是彭家沟村人。1996年,彭玉生师范毕业时放弃进城机会,选择回到村里,“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改变更多山里孩子的命运。”

此后,他再也没有离开。

彭玉生(右二)给孩子们上科学校外课程。(受访者供图)

如何让库区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彭玉生首先想到网络。2009年开始,他就注重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开拓视野。

他多方争取公益机构资助,在彭家沟小学逐步建起电脑教室,募集智能刷脸识别书柜、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学校开起了网络素养课,引导学生在互联网里探寻世界奥秘。

彭玉生还把“创客教育”引进学校。2017年,他联系华中科技大学,募集了10套萝卜头机器人,带领老师们共同钻研,开设了创客课程。

如今,学校开设的平板编程、智能汽车、航空航模、机器人创客等特色课程,已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课堂设在青山绿水间

雨后的山坡、学校旁边的农田、村民的加工房,成了孩子们的课堂。

摸土壤、看蚯蚓、识植物,都是孩子们上课内容。

水稻、白云、狗尾草,成为课堂“教具”。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点燃孩子们梦想的火焰。”彭玉生探索“无边界课程”,将课堂延伸至青山绿水间。

在“四季自然”课程上,彭玉生领着孩子们在山间田野认野菜、找草药、看害虫,拿着狗尾草做小兔子,摘下扁豆荚做口哨。

“知识来源于生活。直观教学,印象更为深刻。”彭玉生说,帮助孩子们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彭玉生(中)和孩子们在山顶上诵读儿童诗歌。(受访者供图)

彭玉生还独具匠心地开设“看看我的家乡”课程,引导孩子们用诗歌、绘画、音乐展现对家乡的喜爱。孩子们跟着语文老师走进大山,写下蝴蝶、麦田的小诗;跟着数学老师从山这边跑到那边,体验行程往返问题;跟着美术老师走进大自然,画一画丰收的金丝皇菊。

在学生评价方式上,彭玉生“不唯分数唯成长”。每个孩子都有一本“成长银行存折”,“存款”是孩子的笑、孩子的画、孩子的诗,记录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

“孩子们在校园里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会做一个快乐的人。”彭玉生说。

用微薄工资资助40多名学生

近年来,随着村民陆续搬进城里,彭家沟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

“我在乡村多坚持一下,就能多带几个孩子走出大山。”彭玉生曾有多次进城机会,但始终放心不下村里的孩子。

彭玉生对1999年的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当年秋季开学,彭玉生发现班里的学生小琴(化名)没有到校。当天下午,他就找到小琴家了解情况。“不读了,她到十堰‘抱娃子’(当保姆)去了。”小琴父亲说。

第二天,彭玉生再次登门。这次,小琴父亲道出实情——家里经济困难,不想供孩子上学了。

第三天,彭玉生又来了。看到小琴父女二人在地里干活,彭玉生啥话不说,拿起工具帮着干。天快黑时,小琴父亲说:“明天早上送她去学校。”返校途中,彭玉生不慎掉进荆棘丛里,身上多处被刺破,脚也扭伤了,鞋也丢了一只。

第四天,没有见到小琴,彭玉生再次上门,对小琴父母说:“孩子的学费我来垫,不让家里拿一分钱。”这次,小琴终于回到学校。

彭玉生(中)和孩子们聊天。(受访者供图)

这件事已过去20多年,当年险些辍学的小琴,如今已走出大山,在城市扎根。

彭玖生也是彭玉生的学生之一。在彭玉生的帮助下,他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彭玖生毅然选择回到彭家沟小学当一名教师。他说:“是老师的帮助,让我有了今天,我也要像老师一样,帮助更多家乡的孩子学到知识。”

28年来,彭玉生行程3万多公里,访遍学校周边每一户学生家庭,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40多名学生,成功劝返面临失学的学生50多人,教过的学生有180多人考上大学。

“乡村教育像一道微光,可以点亮孩子们的梦想。”彭玉生说。

详见9月11日湖北日报一版>>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湖北→西藏,七百余朵富民花绽放“山之南”
下一篇: 年产70亿罐!400多个品牌做好“一瓶水”!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