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栉风沐雨
四十年春华秋实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诞生于1984年
今天,40岁了!
从1984年到2024年,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走过了波澜壮阔、砥砺前行的光辉历程。回首这40年,从昔日的静谧山乡到今朝的繁华盛景,五峰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五峰人民的生活也愈发欣欣向荣。感恩奋进40载,五峰人同心共筑中国梦,怀揣着对家乡的无限祝福,共同见证五峰40年来的蝶变与辉煌。
李奉君 摄
1984年12月12日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成立大会召开
那时的五峰是这样的
↓↓↓
40年来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
五峰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经济增长、政治稳定
社会进步、民族团结
人民安居乐业的卓越篇章
曾经的五峰
被戏称为“老、少、边、山、穷”的地区
肩挑背扛是生活的常态
然而,40年来
五峰的第一条省道、第一条高速相继建成
如今宜来高速、宜张高速正在全力推进
未来沿江高铁、十宜高速也将穿越五峰
五峰的交通路网,如今四通八达
天堑已变通途
“小病拖,大病磨,实在不行就往医院挪”
这曾是五峰人民就医问诊的无奈写照
但如今,五峰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卫健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医疗体系对口帮扶成效显著
五峰人民在家门口
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40年前
五峰的学校布局小而散
如今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从黑屋子、泥台子
到高标准的教学楼、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峰教育事业踏出了厚重坚实的步伐
从走路挑水到自来水入户
从水资源利用率不足到兴水富民
40年来
五峰水利治水机制不断完善
民生水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011年,五峰通过发展飞地工业
踏上了“工业强县”的征程
从一片荒芜到工厂林立
如今的民族工业园
已成为五峰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工业强县”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曾经的五峰先民
“住茅草屋,啃洋芋果,穿粗布衣,点油亮子”
40年岁月变迁
如今的人们的衣物风格多样,饮食营养健康
网络连通世界,住房焕然一新
衣、食、住、行、娱、乐、购
早已不复当年模样
宁志明 摄
四十不惑风正劲,凝心聚力谱新篇
五峰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五峰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沿着汉江看十堰 | 地水空多维度保水护水
下一篇: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云梦东汉陶楼
做好山区村民的免费带货郎、留守老人小孩安全出行的坚强守护神、山区土特产销售的免费代言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许旷“要时刻关注民意,倾听群众心声,认真履职尽责,办成更多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李成芳以实际行动彰...
省经信厅要求,要进一步加强我省工业遗产资源挖掘、保护、宣传和利用,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保护利用工业遗产...
此前,我省恩施州已成功获批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州),麻城市、通山县、红安县获批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弘扬戍边精神,推动文旅融合,加强文化交流,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特征...
本次活动由温泉县政府、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五峰县政府、长阳县政府主办。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振雄通讯员王登府官婧张倩寒气袭人,冬山如睡,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鞍山村却一派浓浓的暖意。
11月6日,记者在咸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鄂南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施工现场看到,目前医院大楼主体已经完工,各项建设正有序推...
咸宁网讯(记者 李思源 通讯员何奇鹏)为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近日,通城县石南镇花亭村为辖区主干道沿线...
四年一度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用体育这一载体,促进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增强了各族人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