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牙雕寿星像 武汉博物馆
宋 哪吒立莲青玉像 武汉博物馆藏
哪吒 (片方素材)
商 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 江西省博物馆藏
电影中的“天元鼎” (片方素材)
战国 菱形勾连云纹敦 随州市博物馆藏
商 青铜大面具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
清 青花海水白釉龙纹胆瓶 武汉博物馆藏
东周 铜敦 湖北省博物馆藏
电影中的“结界兽” (片方素材)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陈声宇 汪筠 实习生 张斓馨
据网络平台数据,2月18日晚,《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累计票房(含预售)超过《头脑特工队2》,票房成绩荣登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进入全球票房榜前8!
电影中众多元素蕴含着文物巧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发现,这些“文物彩蛋”在我省多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有所体现,公众也可“按图索骥”到博物馆打卡寻宝——千百年来哪吒一直鲜活存在着,除了电影里的“文物彩蛋”,博物馆里还收藏着哪吒闹海、龙王飞升、“大脑门”寿星驾鹤倚鹿等造型的陈设、饰物,哪吒“IP”早已融入古人生活。
武汉博物馆
千百年来“哪吒”早已融入生活
在武汉博物馆,连日来,不少观众自发跟着“哪吒”来馆寻找“文物彩蛋”,解锁隐藏剧情。
馆方专家介绍,在宋辽金元时期,哪吒闹海故事就开始萌芽;明代,诸多典籍、小说的记录和描述,将哪吒的形象及故事进一步完善;清代,哪吒的故事在说唱与戏曲艺术中更为丰富并广泛传播。
武汉博物馆收藏有多件清代玉器:“白玉哪吒闹海”“哪吒立莲青玉像”“‘哪吒闹海’白玉饰件”,器物上的哪吒形象,亲切生动,惟妙惟肖。
此外,该馆收藏的唐代龙纹玉佩,龙昂首盘身,体态丰腴,遍体细密均匀鳞纹,则让人联想到哪吒闹海故事里的龙族。该馆收藏的青花海水白釉龙纹胆瓶,与电影里敖丙的法器有几分相似。瓶上游龙于海的图案,彰显海浪滔天、游龙翻腾的气势。
《哪吒2》里的无量仙翁及其座下的鹤童、鹿童,在武汉博物馆也能寻觅到几分踪影。该馆收藏的一件牙雕寿星像,刻画的正是山石之上盘坐的寿星,高额长髯,山石之下镂空雕有鹤、鹿等。
湖北省博物馆 随州市博物馆
这些青铜器与“天元鼎”相似度颇高
被无量仙翁称作“阐教根基”的天元鼎,是玉虚宫里炼丹的重要法器,在电影中呈现的视觉效果极为震撼。
天元鼎的形象设计颇具特色,充分汲取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养分。其整体造型,借鉴了商周时期青铜鼎的扁球形腹和柱足设计,纹饰则融入了常见的饕餮纹和云雷纹。
湖北多家博物馆都能看到类似文物的身影。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就展出一件出土于新干大洋洲遗址的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为浅圆腹,圜底,虎形扁足。
大鼎整体呈现出的浑圆造型,和古代名叫“敦”的青铜器如出一辙。敦曾是供古代贵族享用的盛食器,用于盛放五谷。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嵌地几何云纹铜敦、随州市博物馆收藏的菱形勾连云纹敦,都是其中的精品。
哪吒母亲殷夫人用的青铜剑,锋利精美,被认为借鉴了越王勾践剑的元素。作为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越王勾践剑,圈粉无数,堪称“天下第一剑”。
“从电影走红海内外,到博物馆里打卡寻宝,哪吒的故事传承千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来鄂参观的上海游客柳先生说。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这里竟藏着“结界兽”
《哪吒2》中两个“遇到谁都能扛3秒”的结界兽,一言不合就吵架,面对外敌时却展现出惊人的团结与防御力,这种反差萌逗笑了无数观众。
结界兽粗眉、大眼、高鼻、宽嘴、方形耳朵,面部覆以黄金面罩,夸张的造型让人过目难忘。这些特征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典型文物的某些元素高度契合,憨态可掬又不失威严。
眼下正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热展的“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多件重量级三星堆文物仍在展出,包括青铜大面具、笄发青铜人头像等。其中,青铜大面具是目前已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
哪吒的3岁生辰宴上出现的觚和铙,都是古代青铜器常见的类型。作为酒器的觚和打击乐器的铙,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基本陈列“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及特展“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均有展出。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湖北淡水产品总产量增长4.5%
下一篇:
DeepSeek火了,生产高速光模块的企业更忙了 华工正源一季度订单全排满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施仕寨、李珊珊报道:10月28号,在通山县博物馆,一群小小讲解员正声情并茂地将历史文物的“前世今生”展...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杜培清)春节期间,咸宁市博物馆以一系列精彩的活动和展览丰富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2月19日是传...
此次活动将汉服秀与市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金枝玉叶——中国古代贵族首饰艺术专题展”相结合,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
咸宁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刘念通讯员彭禹希“尊敬的各位来宾,欢迎来到咸宁市博物馆,博物馆2012年开馆……”13日早上9点30分,...
通过对镇馆之宝三国时期的宝鼎铜镜以及不同时期的青铜器、钱币、陶器等出土文物的了解,加深了孩子们对故土嘉鱼的认识。
4月7日,来自2000公里外的哈尔滨市书法家袁志亮向市博物馆创作、捐赠的抗疫书法作品——《孔雀来兮》,表达自己对抗疫一线医护...
5月17日,市博物馆在咸宁万达广场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展示咸宁文物保护成果,普及文物保护知识。为了让更多人...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杜培清、通讯员彭禹希报道: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第四批国家。此次评选不仅为我市提高优质公共...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杜培清实习生陈斯昊通讯员彭禹希潘灵)1月25日, “《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
博物馆是了解一座城市最具权威的风向标,反映着城市的历史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