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喜 张歆
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3月27日至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举行,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上,李德仁、尤政、陈山枝等湖北院士专家走上论坛,献计献智,成为汇聚全球智慧的一道道“湖北之光”。
时空智能将催生多个万亿级产业
土耳其和阿富汗发生地震后,通信不畅,也没有灯光,“东方慧眼”通过灯光熄灭的情况判断受灾严重地区,为救援工作提供大力支持。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3月27日应邀出席工程科技创新论坛,作《时空智能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旨演讲提到的案例。李德仁院士的报告获得全球来宾广泛关注。
“在当今万物互联、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时代,ChatGPT、DeepSeek等面对的是互联网世界,而北斗、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时空智能面对的是物质世界,可以涉及地球、月球、火星、人体、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86岁的李德仁运用具象生动的案例,描绘时空智能广泛的应用场景。
“时空智能实现天空地海无所不在,在人工智能引导下的通导遥一体化的时空智能将更好更快为大众服务,催生多个万亿级产业,如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今后,可以借助无人机、有人机去种田、管森林、管国家公园、管电网、管露天煤矿,这些都是低空经济的重点领域,其产业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至5万亿元……”李德仁特别介绍“东方慧眼”智能遥感卫星星座计划,通过通导遥一体化、卫星星座组网观测、在轨处理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实现卫星遥感从服务政府、服务行业到服务大众的创新跨越。
湖北光电子产业迎来6G新机遇
“6G一方面要解决5G没有解决的行业应用问题,还要满足2030年后的新需求。”3月29日,在“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上,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山枝解读了6G的行业应用方向。
6G产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是6G标准化元年,2029年将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标准制定,2030年左右会有面向6G的商用产品出现。
陈山枝总结了6G的三个典型场景,手机直连卫星、沉浸式体验以及通感智算融合。
陈山枝认为,6G将实现通信的全域覆盖,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互补,支撑多样化应用。地面基站覆盖城市与乡镇,卫星通信覆盖偏远地区、海洋等,并在地震、海啸、洪水等应急场景发挥作用。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湖北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国内最大的国产先进存储生产基地。武汉聚集超1.6万家光电子信息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和上下游配套体系,形成了光通信、光电显示、激光等“光芯屏端网”全产业链。
“随着6G越来越近,覆盖越来越广,光通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湖北与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将迎来新的重大机遇。”陈山枝说。
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华科大走深走实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中关村论坛年会!”3月30日,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出席“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大会,作题为《加强有组织科技创新 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主旨发言。
“千校万企”行动计划由教育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在2022年提出,利用5年时间,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华中科技大学是协同创新平台首批共创高校。
“学校通过加强有组织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不仅与华为等科技型骨干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打造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创新技术的先行地,还与大量中小民企开展科研融合,助力产业发展,帮助了一批独角兽公司。”尤政介绍。近五年,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生物医用材料、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领域承担国家重大项目100余项,项目总经费18.29亿元,诞生了全数字PET、全身伽马刀、质子刀、脑出血智能微创手术机器人。
尤政称,华科大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完善了成果转化体系,“高性能主动减振与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以8000万元转让武汉格蓝若公司,实现产业转化,有力支撑了湖北人形机器人方阵;OLED产业新一代“光刻机”技术实现2000万元转让,培育了华工科技、华中数控、达梦数据等一大批科技创新企业。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清明小长假多地来汉车次已售罄 武汉往返北上广加开夜行高铁
下一篇:
湖北鄂州:温情“方程式” 解锁基层治理千千结
4月20日,在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解答了这一问题,一起戳视频了解学习。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今日开讲,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一起了解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向深空挺进...
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人大附中航天城分校的一群小学生,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人大附中航天城分校的一群小学生,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当天,在院士、专家的共同见证下,由武汉大学和赤壁市共同建设的赤壁中试谷·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同步揭牌,作为国内首个智...
本期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带你领略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之路。
8月22日, 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下称“智博会”)在重庆开幕。
咸宁网讯(记者王奇峰 特约记者但唐静 通讯员谢格)1月22日,第一届智能无人系统前沿技术研讨会暨武汉大学与赤壁市政府校地...
咸宁网讯记者吴文谨、见博报道:1月22日,第一届智能无人系统前沿技术研讨会暨武汉大学与赤壁市政府校地合作协议交换仪式在赤...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谭宏宇报道:10月10日,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