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韩晓玲、严芳婷、通讯员胡新、朱金波、李晓艺)4月9日,《武汉文脉》融合出版工程首批成果在武汉发布,7种21册图书与读者见面。这标志着武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出版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武汉文脉》融合出版工程旨在摸清武汉地方文献家底,梳理城市文化发展脉络,建立完整的历史文献资料数据库,2024年6月正式立项实施。该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对武汉地方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形成武汉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和融合出版产品,其中编纂出版纸质图书不少于500册。丛书将分为甲、乙、丙三编,分别收录与武汉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献、史料和研究成果。
此次,《武汉文脉》首批推出的21册图书,包括《〔同治〕江夏县志》《〔民国〕夏口县志》《问津院志》《〔光绪〕汉阳县识》《〔乾隆〕汉阳府志》《〔康熙〕湖广武昌府志》《大别山志》等7种,由武汉出版社出版。
《武汉文脉》总编辑、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敏介绍,这批图书以武汉地区旧方志为主。作为现存武汉历史文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旧志文献系统记述了武汉各地千余年来自然环境的变迁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对认识、研究和促进武汉的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与会专家认为,方志是“地方百科全书”,但今存武汉历代方志传本较少,庋藏极为分散,且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孤本、残本而弥足珍贵。《武汉文脉》从抢救、保护和利用出发,将历代方志纳入“文献编”进行影印出版,难能可贵。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闭园前最后一天,东湖樱花园依旧吸引不少游人打卡 自驾来汉“追樱” 河北客赞叹落英别样美
下一篇:
明天冷空气来袭 全省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近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总编纂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长诗·湖北卷·咸宁叙事长歌分卷。
走进“中华古瑶第一村”——通城大坪乡内冲瑶族村,生态活氧的药姑山水、古朴浪漫的瑶族风情、种类繁多的特色美食,让人如痴...
“村庄变美了,游客增多了,感谢党和政府帮助我们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为挖掘瑶族文化,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2018年开始,通...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5月29日,我市召开文化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
昨日, , “五一”假期,赴“中华古瑶第一村”——内冲瑶族村来的游客日均万人以上,自驾进村车辆日超2000辆,迎来开园后的第...
芦苇摇曳,水鸟翔集,绿道悠长,人声鼎沸。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在大洲湖徐徐展开。这个中秋国庆长假,大洲湖湿地公园一...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黄柱、通讯员周子逸报道:24日,全市史志工作座谈会在温泉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英姿要求,要坚...
9月5日,游客在通城县大坪乡内冲瑶族村景点打卡。内冲瑶族村位于湘鄂两省交界的通城县药姑山下,曾是瑶族先民的“聚居地”,...
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倡导绿色生态,同时注重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让“打卡”地标融入城市肌理之中。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黄沚瞻报道:6月13日,崇阳县召开“我为崇阳乡村振兴献一策”文化振兴专题座谈会,县直相关部门、10余家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