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
合龙现场
4月14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西(安)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顺利合龙。汉江特大桥位于十堰市,全长917.45米,主跨420米。西十高铁西起西安,终点十堰,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开通后,西安至武汉将实现2.5小时左右到达。新华社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关前裕 潘锡珩 通讯员金勤)4月14日上午9时50分,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以三项“全国之最”完成历史性合龙——国内最大跨度高速铁路梁桁组合斜拉桥,首次实现千米级钢桁梁2毫米对接精度、首创1760立方米超大混凝土悬浇量。这座横跨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的超级工程,用创新突破为中国桥梁史增添新注脚。
917米长的银灰色桥身如巨龙横卧,420米主跨相当于1.5个鸟巢体育场的长度。建设者攻克了“在跨江巨龙背上铺钢轨”的世界级难题,桥面平整度达到1/1350的极限标准。“就像在足球场长度的桥面上,整体起伏不超过一个行李箱高度。”中铁十一局西十高铁项目杨连第队总工程师普银波形象地解释,这项精度保障了高铁以350公里时速平稳过江。
传统桥梁施工每次浇筑6米至8米节段,该项目却要一次性完成10米浇筑。工程师自主研发的超长挂篮系统,单次浇筑混凝土量达1760立方米,相当于填满7个标准泳池。更惊人的是,千米钢梁的对接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精度堪比两枚硬币叠放的厚度。
为保护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建设者在江面架起特殊防线:改造8艘驳船组成移动净水站,3万吨施工泥浆经过五级沉淀,清水循环利用,废渣集中填埋。每天200吨施工废水经回收系统处理后,又能用于混凝土养护,真正实现“滴水污染不入汉江”。
186米高的主塔顶部,“党员先锋岗”红旗始终飘扬。去年寒冬,建设者顶着60年一遇的寒潮,连续三天三夜监测合龙温差。23支青年突击队采集300组数据,最终在零下10℃环境中完成毫米级精准合龙。智慧工地系统全程护航,AI安全员发出1200余次预警,确保万次高空作业零事故。
随着160根斜拉索安装完成,西十高铁这条“黄金通道”进入通车倒计时。2026年全线贯通后,西安到武汉仅需2.5小时,十堰汽车零部件到西安的运输效率将提升40%,沿线旅游年收入预计突破百亿元。
夕阳下,建设者正安装最后一道斜拉索,160根镀锌钢丝索如竖琴琴弦,即将奏响“千里秦鄂一日还”的中西部协同发展的新乐章。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从长江之滨到海外trending榜 世界都在Visit Wuhan!
下一篇:
乡村振兴新引擎——宜昌56名新农人成为高级农艺师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咸宣办)5月28日起,首部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现实题材故事影片《天河》将在咸宁巨人影城、雅图银兴...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咸宣办)5月28日起,首部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现实题材故事影片《天河》将在咸宁巨人影城、雅图银兴...
日前,长江委组织召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会:截至10月3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22—2023年度调水工作,...
巍峨的丹江口大坝像一弯臂膀,护佑子孙。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希望, “卫星看‘南水’润民十年间”的故事,让更多人理解“南水”来之不易,加入到爱水、护水、节水的队伍中来。
”(湖北日报全媒报道组记者李墨崔逾瑜刘汉泽夏永辉刘天纵许应锋余宽宏张灿杨千帆).
接下来,将加快推进中线总干渠挖潜扩能研究和沿线调蓄工程规划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举目眺望,在我们面前的,是以更加雄固的人民江山激扬中国力量、以更加澎湃的中国力量筑牢人民江山的十年和远方。
汩汩“南水”永续奔流,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