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温泉街道花坛社区军分区小区入口处,一张泛黄的加装电梯施工进度表不时吸引居民驻足围观。表格上,密密麻麻的红钩标记着施工进展。满怀期待的小区居民称这张进度表就是他们的“幸福清单”,而“清单”背后,是小区党支部书记张文秋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匠心雕琢家园的生动实践。
破局:从“老旧楼”到“幸福梯”的转变
始建于2003年的咸宁军分区小区,两栋居民楼斑驳的墙皮与狭窄的楼道,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2024年,当“老旧改”政策如春风般吹进小区时,张文秋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凝聚人心的契机。
“装电梯?低楼层凭啥要同意?”“费用谁出?后期维护怎么办?”面对居民的疑虑,张文秋带领党支部和业委会成员,用30天时间走访了42户家庭,笔记本上记满了居民的诉求与心结。他创新采用“三步工作法”:先组织居民代表赴嘉鱼民政小区实地观摩,让“眼见为实”打破观望态度;再邀请工程师逐户测算分摊方案,用透明数据消除居民顾虑;最后成立“党员先锋队”,带头签署同意书。2024年底,居民共同筹集建设资金110余万元,4个单元电梯同步开工。83岁的小区居民郭先富说:“等电梯装好,上下楼再也不会气喘吁吁了。”
攻坚:300米管网里的民生温度
军分区小区因管网老化、雨污混流,每逢雨季便污水四溢。张文秋带着问题清单辗转住建、城投等部门,用翔实的数据和居民联名信争取到政策资金。施工中,他顶着压力做通2户居民工作,拆除违建60余平方米,为管网延伸腾出空间。当300米新管网贯通时,居民严先才感慨:“以前下雨天得蹚水出门,现在连井盖上的落叶都能冲得干干净净!”
共治:从“百家宴”到“共享园”的情感联结
小区硬件升级的同时,张文秋更在“人心工程”上深耕。2025年1月的邻里节上,20张圆桌摆满小区空地,居民们端出拿手菜,剪窗花的、写春联的、拉二胡的,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我以前觉得住楼房就是关起门各过各的,现在才知道远亲不如近邻!”居民高大生端着热腾腾的鱼糕感慨。这份温情延伸至日常治理。2023年起,张文秋带领居民将300平方米的荒地改造成“共享花园”,山茶花、玉兰花次第绽放,石凳上常坐着下棋的老人、写作业的孩子,花园角落的木牌上,刻着居民共同拟定的公约“一草一木皆家园,一举一动见文明”。
初心: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答卷”
“改的是环境,聚的是人心。”在张文秋的“民情日记”里,每一页都记录着居民的急难愁盼。从加装电梯时逐户磨破嘴皮,到管网改造中深夜协调施工,42户居民的“急难愁盼”在他这里都有了回响。如今漫步军分区小区,平整的道路旁,电梯井道已初现雏形;花园长椅上,居民们正讨论着即将成立的“银发志愿服务队”。
在这位小区书记看来,基层治理就像织网:“每根线头都要系到群众心坎上,这张网才能兜住稳稳的幸福。”而那张被居民反复查看的施工进度表,正悄然见证着老旧小区破茧成蝶的新故事。
记者:程四兰
通讯员:邵诗玄 黄飞娟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黄石阳新:茶戏共生的活态传承
下一篇:
湖北宜城:全产业链赋能 小西瓜“种”出亿元大产业
疫情发生以来,咸宁军分区积极发挥协调沟通和服务保障作用,全力为做好帮扶解困工作,帮助辖区军人军属解决后顾之忧和燃眉之急。
该公司负责人亲自督导,派出相关人员赶赴驻地勘察,加班加点设计,派出专业力量组织施工,花费三万多元完成军分区的自来水改...
该公司负责人亲自督导,派出相关人员赶赴驻地勘察,加班加点设计,派出专业力量组织施工,花费三万多元完成军分区的自来水改...
咸宁网讯记者王莉敏、通讯员李磊、赵莎报道:“六十年代当连长,家当一担挑。唐光友历任战士、公安队副队长、队长、副大队长...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沈仲晖报道:日前,咸宁军分区的官兵们来到崇阳县金塘镇桥上村,走访慰问该村的计生困难家庭。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阮泽华、通讯员葛先旺、吴忠勇报道:“我要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在强军兴军实践中,不忘初心、牢...
记者陈婧通讯员郑婕“我是退休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虽然我不能参加一线防控,但是我愿意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当中,在这个没有...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姜明助、见博、通讯员王居正报道:1月19日上午,咸宁军分区党委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徐亚宗元旦前夕,记者来到咸宁市民兵训练基地,只见高大的教学楼内,多媒体教室、指挥作业室...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夏咸芳通讯员王居正王完会)4月10日,咸宁军分区2019年度大学生征兵预检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