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省内新闻 >> 正文

2022年被宣布“野外灭绝”后 长江鲟在赤水河实现自然产卵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5-04-22 09:30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文俊、通讯员孙慧)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导的“长江鲟自然繁殖试验”取得重大突破: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首次在赤水河实现自然产卵并孵化。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缪炜称,这标志着长江鲟野外种群恢复迈出关键一步。

长江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历史上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鲟野外种群基本绝迹。早在2000年左右,长江鲟已停止野外自然繁殖活动。2022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长江鲟野外灭绝。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未在干流筑坝的大型一级支流,同时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珍稀濒危鱼类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今年4月,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指导下,水生所联合赤水市农业农村局、中国三峡集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在赤水河开展长江鲟自然繁殖试验。

缪炜介绍,试验选择在贵州省赤水市复兴镇大鱼坝水域进行,通过沟渠引流和底质改造,营造约8000平方米的天然产卵场。4月3日,向试验水域投放长江鲟亲鱼20尾(雌、雄鱼各10尾);4月12日晚,发现长江鲟开始在引流槽聚集;4月13日晨,采集到首批受精卵,估算该批次产卵量约20万粒。经室内培育,证实该批鱼卵为已完成受精的长江鲟受精卵。4月16日,试验人员在试验现场成功采集到长江鲟初孵仔鱼。

据悉,水生所后续将通过科考捕捞调查和环境DNA技术,持续跟踪监测自然繁殖的长江鲟后代在赤水河活动和生长状况。此次试验成功,为后续长江鲟自然种群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农业农村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推进长江鲟自然种群重建工作,实施重要栖息地修复,开展赤水河支流等长江流域重要支流连通性恢复试点;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增加野外种群数量,争取早日建立可自我维持的长江鲟野外自然种群。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黑芝麻智能为“天问”打造大小脑 “武汉造”人形机器人芯片即将批量出货
下一篇: 风雨过后,风尘猛扑!周二湖北大部地区有浮尘,请戴好口罩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