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马文俊、李源)4月27日,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聚焦创新、人才、融资、梯次培育、市场、环境等6大方面,提出了20条新举措,明确5个重大专项和69个具体责任事项。
2024年,武汉市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百万家,达到102.5万家,同比增长18.5%,数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全市近2万家“四上”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4.3%;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3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民营企业占比79.3%,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武汉市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这次提出的《若干措施》中,武汉首次提出着力发展“根企业”理念,逐步提高全市民营经济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并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担纲”创新,逐年提升科技研发、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的比例,逐步达到70%。
所谓“根企业”,指的是具有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和长期成长性的企业,是深深扎根于武汉,与城市发展高度契合、共生共荣、双向奔赴的企业,也是敢闯敢拼、向新而行,能持续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企业。
为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的集群竞争力,武汉市将完善创业培训等“四创联动”支持创新体系,组织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支持创业者、好项目落地,成为“根企业”的源头活水,同时出台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种苗工程”,靶向支持幼苗层“陪跑”、青苗层“合伙”、壮苗层“出穗”,全面对标科创板的模式,培育武汉的未来企业,培育未来10年武汉高质量发展的新型领军企业。
聚焦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政府项目和场景“难进入”“难首试”问题,武汉还提出政府采购将加大对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首轮次等民营企业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推动数字化转型、产业链融通、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用场景向民营企业开发,并支持民企融入“两重”“两新”、未来产业先导区等国家在汉布局的重大战略,协调推动民营企业与央国企创新合作。
今年一季度,武汉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1%,连续15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大部分由民营企业贡献。同期,全市登记技术合同10425项,民企登记占企业登记类的比例达78%。一个个“根企业”,正在武汉破土而出。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湖北开通34条多式联运线路 武汉模式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样本
下一篇:
“五一”小长假到来在即 湖北提前进入爆满模式
当传统产业借数字化“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凭改革“裂变增长”,消费市场靠创新“价值重塑”,咸宁便走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张敏、通讯员张双利、程仁报道:28日,通山大路乡界水岭村一组村民黄国泉,望着养殖场里一头头肥壮的羊,...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程慧、通讯员范鑫报道:21日,湖北(通山)通阳仓储服务有限公司仓库外,工人们正将一件件已经打包好的货...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孙志成报道:2014年12月23日,通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班开班。旨在培养和壮大一支有文化、懂技术、...
15日,在赤壁市柳山湖镇宝塔村,“雇工”熊全安驾驶插秧机,在水田里劳作,一上午功夫,11亩水田全部插好秧苗。对此,“雇...
15日,在赤壁市柳山湖镇宝塔村,“雇工”熊全安驾驶插秧机,在水田里劳作,一上午功夫,11亩水田全部插好秧苗。对此,“雇...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孙志成报道:2014年12月23日,通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班开班。旨在培养和壮大一支有文化、懂技术、...
实施民宿青山行动,在幕阜山沿线、蔡墩片和环青山水库打造民宿产业示范带,带动民宿旅游遍地开花。
近年来,通山县林业局借助石航珍稀植物培育中心平台,着力抓好珍稀植物培育,助推“两山”创建试点县建设,还在苗木嫁接、管...
市经信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对重点企业做好跟踪辅导,鼓励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