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湖北与东盟双边贸易一路上扬,年均增长超15%;自2021年起,东盟已连续四年稳居湖北第一大贸易伙伴。远隔3000公里,东盟、湖北为何紧密牵手?
物流革命:进口水果最快两小时通过口岸
深夜,一架满载从东盟国家进口的山竹等商品的货运航班降落花湖机场, 2小时后,新鲜山竹已经离开花湖机场口岸,5个小时后,湖北产汽车配件已踏上返程航班。次日一早,山竹摆上了商超货架,出口的工业品进入了东盟国家工厂。机场里忙碌的一夜,正是湖北与东盟经贸往来的鲜活写照——今年一季度双方贸易额达392亿元,同比增长46.2%。
花湖机场带来了高效,铁路和水运也带来了便捷和实惠。武汉、宜昌开行了直达老挝的中老班列,湖北出口的化工产品运输成本降低了一半;阳逻港开通了直达越南、印尼的江海直达班轮,进口的镍金属中间品运输时间节省了一周。
产业密码:进出口的双向奔赴带动跨国产业链
走进黄石东贝机电车间,工人们正为发往越南等国的压缩机打包装箱。“这些核心部件将变成东盟家庭的冰箱、冷柜,一季度销量已翻番。”营销副总陈祖锐展示着订单数据介绍。湖北的机电产品与东南亚的矿产、水果,正形成“工业品南下、消费品北上”的双向奔赴。
当湖北小龙虾走进曼谷餐厅,越南咖啡豆现身武汉便利店,这场跨越山海的协作正催生新机遇。
政策红利:从“一带一路”到RCEP的叠加效应
多重国家战略正在打开合作空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等合作机制持续推进,从关税、标准和规则等领域加强了互融互通,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
湖北也在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如连续多年举办湖北—东盟博览会,搭建产销对接窗口。武汉海关积极推动各类便利通关政策落实落地——黄石海关副关长许一平透露,引导重点出口企业用好AEO企业“金字招牌”,并给予优先办理通关手续、降低货物查验率以及减少稽核查频次等多项便利化举措待遇。武汉新港海关口岸监控科科长杨文涛表示:“积极支持口岸增加开放泊位,指导企业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便捷模式,提供进出境船舶7×24小时服务。”
展望未来:20亿人口市场的无限潜力
得益于大力推进“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湖北在汽车制造、光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而东盟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领域具有竞争力,正如那昼夜穿梭的货运航班,湖北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正好互补、正在加速。在20亿人口规模的超级市场里,湖北与东盟、中国与东盟更多“互利共赢”的故事正在酝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秘书长刘凯指出:技术梯度差异促进了双边投资和技术转移,形成“中国技术+东南亚组装”的产业分工模式,产业链供应链将进一步深度嵌入,湖北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长江云新闻记者 程德明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开心打卡 爽快刷卡 持续刷屏 ——五一假期黄冈“文旅+宣传”何以“双出圈”
下一篇:
外资为何持续加码湖北?东风“链”动全球的产业引力
咸宁网讯记者王恬报道:12月6日,张士军同志在通城县代表团与党代表一起讨论党代会报告和市纪委工作报告时提出,要认真贯彻党...
近400家外资企业、7万家私营企业、26万家个体工商户选择在咸宁投资兴业。 全市“四新”经济市场主体总量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1月21日从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起,我省将以“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建设为驱动,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服务全...
全省上下要突出抓早、抓快、抓好,早发力、快发力,抢时间、抢机遇,让科技创新的火炬照亮荆楚大地,让产业转型的浪潮激荡千...
咸宁网讯记者吴文谨报道:3月3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
强化协同、做优服务,当好产业发展的“店小二”,推动要素供给“精准滴灌”,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咸宁网讯记者刘珊珊、特约记者刘建平报道:29日, ,今后五年,通城县将凝神聚力,改革创新,担当实干,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
要探索产业招商、回归招商、新民营经济招商、外资招商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主题招商活动,提高招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为咸宁经...
该县将重点围绕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国家战略通城实施,主动加强与省域、市域和鄂湘赣毗邻地区协同联动,精心策划推进一批...
坚持以“四个夜话”为载体,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通过“政企夜话”为企业解决电力、融资等问题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