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宇)7月7日,武汉格蓝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程师们正在对“劳动者”系列人形机器人进行力量和动态平衡的精细化调试。据悉,该团队新研发了1.3米、1.7米身高的“劳动者”系列人形机器人新型号,目前正在为机器人家族7月底亮相做最后冲刺。
“劳动者”系列人形机器人由格蓝若与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联合研发,因身高1.8米、体重95公斤,得名“大壮”。“大壮”主要面向电力巡检、运维等场景,在实际应用中,因变电站空间狭窄,团队发现“大壮”转向不便、灵活性不足等问题。团队随即调整方向,转为研发更轻量型的机型。
“大壮”家族喜“添丁”,“远游”轮式人形机器人也即将迎来“上班搭子”。“远游”轮式人形机器人由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与武汉手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主导研发,是我省首批真正走上岗位的人形机器人,第一台已在咸宁市中心医院“工作”近3个月。7月中旬前,还将有多台“远游”轮式人形机器人在省内医院、研究院等单位上岗,从事导诊、讲解等工作。
核心零部件企业也正在持续突破。不久前,华威科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装配第1000台人形机器人,眼下正在推动第二代电子皮肤的量产和第三代电子皮肤的研发攻关,实现更复杂精巧的操作;科峰智能主要为机器人造“关节”,目前直线型电驱动关节、旋转型电驱动关节、舵轮等机电一体化产品有序下线。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湖北推进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 51万企业入库评级 累计放款超212亿元
下一篇:
李殿勋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4年,武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每年将安排至少40亿元产业基金,投向包含人形机器人等在内的13个细分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在智能制造和智慧医疗,特别是在医院、药房以及机器人诊疗方面,加速机器人落地场景...
举杠铃、直膝行走、与人微笑互动、被推倒后迅速站起……2月5日,湖北“新春第一会”上, “劳动者”“荆楚”等10款人形机器人...
除“荆楚一号”外,灏存科技目前正与多家国内知名高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人形机器人头部公司展开合作, “湖北智慧”加速闪...
3月20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召开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推进会议。
■嘉宾主持4月10日,第十三届武汉地铁读书节活动在光谷广场环形站厅拉开帷幕,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与武汉格蓝若共同...
武昌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抢抓“荆楚”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项目落地机遇,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阳光雨露,力争实现一年起步、三年...
6月4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到武汉东湖高新区调研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并为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一踏入位于中国光谷的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科技感和未来感扑面而来。
“见证燕矶长江大桥全球最长猫道”“人形机器人玩梗蒜鸟蒜鸟”“人形机器人挑战全球最长猫道”“人形机器人的底层逻辑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