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禾元生物公司生产车间里,“稻米造血”药品正在下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8月4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武汉调研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强调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药谷”。
湖北建设“中国药谷”,底气从何而来?
不只中部崛起
更对标全国乃至全球高度
“中国药谷”,崛起是靠实打实的行动和成绩说话的。
一看目标。“中国药谷”的目标不仅仅是中部领先,更是要在全国乃至全球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二看实力。“中国药谷”,不单指一个园区,而是集聚武汉光谷生物城、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等产业集群,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光谷生物城历经10余年建设,已形成从科学、到技术、到产品、到商品的全链条产业发展体系,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0余家,本土上市公司7家,百亿级龙头企业3家,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六。
三看效果。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毗邻光谷生物城,面积广阔,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制造等产业体系,集聚效应已然成形。2024年被工信部评为“中国最具生物安全特色产业园区”,为湖北省唯一入选园区。
2024年,湖北省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与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并肩成为全省三大支柱产业。在向万亿大健康产业奋进的进程中,药谷脱颖而出,初步形成了高端医疗装备和生物创新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不断追高、上新:药明康德、迈瑞、联影等龙头企业纷纷重仓药谷,“稻米造血”“双向脑机接口芯片”等全球首创成果在这里首发,“心肌旋切刀”“可视介入机器人”等前沿高端医疗设备相继问世,造福全球患者……这里诞生的不仅是经济增长极,更是人类健康未来的中国方案。
产学研医深度融合
创新产品竞相迸发
源头创新,是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药谷,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武汉凯德维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里,身着白大褂的研发人员手持精密仪器,反复测试参数。目前,由凯德维斯自主研发的溶瘤腺病毒注射液,已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研究阶段,有望成为国内首款针对HPV已感染人群的宫颈癌基因免疫治疗性药物。
7月18日,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稻米造血”一类创新药。
……
“中国药谷”何以成为湖北生物医药创新首发地?
武汉“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生态,让武汉在原始创新上具备先天优势。武汉拥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部等12所高校医学院系,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集群,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人才矩阵。
同时,依托武汉13家三甲医院、3600余家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庞大应用场景,药谷建立起了“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产品迭代”的闭环,可以让高端医疗设备、微创介入器械等创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武汉同济医院心外科主任魏翔教授发明的“心肌旋切刀”,填补了世界空白。一款医疗器械从创意构想到产品上市,不是一位医生单枪匹马可以解决的,而这正是位于“中国药谷”的奥绿新生物科技的绝活。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优化,微创心肌旋切系统于2023年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目前,临床手术已进行了超千例,成功率达100%,还吸引了美国、瑞士等10余个国家的专家前来学习。
目前,武汉一类新药研发已进入国家第一方阵,近400个新药在研,一类新药获批数量居全国前列,正逐步成为全球生命健康产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万亿台阶之上
“中国药谷”蓄势发力
7月26日,迈瑞医疗武汉基地开园投用,这是迈瑞医疗在全球的第二总部基地。
联影集团同样在“中国药谷”布局全球第二总部,实现多项“卡脖子”技术研发突破与产业化落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骨科导航机器人入选国家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CT、超声等高端影像设备及核心部件自研比例全球领先。
武汉兰丁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癌细胞诊断机器人,让宫颈癌筛查变得又快又准。单日筛查量最高达5万例,相当于500位医生一天的工作量。
成绩的背后,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链条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的决心和行动。
近年来,武汉每年都在出台支持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持续打造全链条护航体系:在研发端,对药械企业研发投入给予补贴;在转化端,建设服务中心,提供注册检验、临床试验等“一站式”服务;在资金端,设立一批百亿级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
位于武汉经开区的东软软件园,是东软集团在国内的第三个研发基地,其中东软智能医疗科技研究院是重要的业务板块。企业负责人表示,之所以把医疗健康业务落户武汉,正是看中了武汉生命健康产业的集群和链式效应。
万亿台阶之上,药谷正以创新链为弓、产业链为箭,向世界级大健康产业高地进发。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湖北稻田综合种养规模蝉联全国第一
下一篇: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鄂州工贸系统167家破产企业档案数字化 为近4万名职工解后顾之忧
坐拥中国唯一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花湖国际机场、世界第一个大数据标注基地——莲花山计算机视觉和信息科学研究院,拥抱光谷...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吴力报道:21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小强与来咸考察的恒大健康集团副总裁...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1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带领相关部门深入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专题调研项...
8月22日,赤壁市高新区中伙工业园思贝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建设厂房。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正锋通讯员王小军摄。
5月10日,一场以“新健康新人居新武汉”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梓山湖恒大·养生谷举行。根据《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
最后,学员们参观了老年学堂、养心堂、瑜伽馆等康养项目,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游学大调研活动,更为直观地了解了咸宁大健...
健康产业横跨三次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拉动消费作用大、吸纳就业人口多等显著特质,被誉为21世纪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咸宁网讯记者黄柱、特约记者童金健、通讯员王小军报道:塔吊高悬,推土机工程车来往穿梭……5日,在赤壁高新区思贝林健康产业...
院士专家聚首咸宁纵论大健康产业咸宁网讯记者周荣华、通讯员许武报道:11月19日,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院士专家咸宁行暨大健...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明助、谭宏宇报道:11月24日上午,政协咸宁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就政协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