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省内新闻 >> 正文

全国百强区武汉占八席 居全国第二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5-08-06 15:16

鸟瞰黄鹤楼。(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一列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武汉)即将发往波兰马拉舍维奇。 (受访单位供图)

“华航汉亚5”轮停泊在阳逻港。 (受访单位供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源)8月5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同时发布2025全国百强区榜单。武汉共有8个区上榜,总数居中部首位、全国第二。

这8个区分别是武汉市武昌区(第40位)、汉南区(第61位)、江汉区(第68位)、东西湖区(第71位)、江岸区(第77位)、洪山区(第79位)、江夏区(第81位)、黄陂区(第90位)。从全国来看,上榜区总数排名前5的城市分别为成都、武汉、广州,以及深圳和杭州(并列),上榜数量分别为9个、8个、7个、6个、6个。湖北还有宜昌市夷陵区(第92位)、西陵区(第94位)上榜。

湖北10个区延续了去年在榜的状态,位次整体稳定。有6个区排名相比去年提升。武昌区由41位提升至40位,汉南区由70位提升至61位,江岸区由79位提升至77位,黄陂区由92位提升至90位,夷陵区由96位提升至92位,西陵区由98位提升至94位。

今年的《报告》将武昌区作为案例,解读了“十五五”期间百强区的发展新趋势:服务型制造与产业互联网平台将深度赋能城区企业,推动城区发展从规模扩张向价值链高端精进。

《报告》认为,一方面,武昌区通过华为(武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诊断—改造—验收”全流程服务,推动武昌区重塑产业价值链的“智能引擎”。另一方面,武昌区着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全国首例房管类数据产品“首义智慧房管洞察分析”上线湖北省数据流通交易平台,推动养老、外卖等服务精准投放,数据资产化路径初步打通。此外,武昌区还建成了全区统一的数据资源池,开放270项公共数据资源,支撑企业开发智能安防、智慧教育等应用,带动数据产业市场扩大,激活产业价值潜能。

赛迪顾问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国内权威的经济研究机构之一。今年的全国百强区评选延续了“地区生产总值大于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于20亿元”的“双门槛”,围绕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共享发展等五大指标进行评估。

深圳市南山区、福田区,广州市天河区,深圳市宝安区、龙岗区,广州市黄埔区,佛山市顺德区,苏州市吴江区,佛山市南海区,常州市武进区位居榜单前十。

22.3% 武汉外贸增速

在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一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洁、黄磊)“这次,我们跟着武汉市商务局组织的‘抱团出海’团组,参加首届泰国农机展收获颇丰!不仅达成50万美元意向订单,还与泰国当地农业企业启动了两项技术合作。”8月5日,刚从泰国返回的湖北农科润普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志平,兴奋地说。

这是该公司第一次出国参展。在武汉市商务局牵头组织下,企业不仅节约了近10万元布展费用,还与泰国相关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正大集团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随着武汉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全球市场的“含汉度”越来越高。今年上半年,武汉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142.7亿元、增速22.3%,增速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一。

数据显示,武汉出口结构正由传统制造业,逐步转向高附加值产业。手机、平板、集成电路、显示模组等高技术产品出口强劲,分别增长4.7%、46.9%、16.1%、60.4%,带动全市光电子信息领域增长17%。

亮眼成绩单,是武汉外向型经济实力不断攀升的生动写照。

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容。今年上半年,武汉组织4个“抱团出海”团组出访美国、德国、英国等地,把“汉货”送到全球消费者家门口。武汉市还积极建设海外服务网络,目前已在阿联酋、印尼等国增设8个境外经贸合作处。

口岸和开放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上半年,武汉6大重点外贸平台合计完成进出口550.3亿元、增速79%,拉动全市外贸增长13.9个百分点。其中,湖北天弘增长超3倍,长江国贸、湖北国际经合实现翻番。

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日益繁荣。今年6月,沃尔玛全球电商武汉办公室启用,成为其在中国设立的第六个办公室。全球速卖通武汉产业园、俄罗斯电商巨头Wildberries等一大批跨境电商项目,近年来也陆续在汉落地。

三季度,武汉将再组织3个经贸团赴越南、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参加4场专业性国际展会,开展5场经贸对接活动,继续出海拓市场,并加快出台“保障国际物流五条”,缓解企业国际运费高位运行压力,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出厂到出海丝滑衔接

武汉“新三样”出口再提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徐晨

8月5日,一列满载液晶显示器、光伏板等55大柜货品的中欧班列(武汉),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始发,运往德国汉堡、杜伊斯堡。

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需求持续攀升,武汉已成为中国出口新能源车的重要基地,东风等多个知名品牌新能源汽车年出口量6万余台。湖北还是重要的锂电池生产基地,荆门亿纬、宜昌宁德时代等是锂电池出口重要企业。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武汉)共拥有58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和地区、120个城市,为湖北进出口企业搭建起更加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

东风汽车零部件、冠捷电子产品、美的家电等“湖北制造”,搭乘班列直抵俄罗斯、中亚腹地。今年上半年,“东风号”专列承运量同比激增95.69%,湖北“新三样”产品加速嵌入欧亚产业链,高附加值、高科技商品占比逐年提升。

7月24日,汽笛长鸣,武汉市长江新区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二期码头,一批“武汉造”新能源汽车搭乘货运列车装箱启运,经厦门港出口海外。

武汉—厦门“新三样”货物铁海联运新通道开通后,从出厂到出海环节缩短了5至7天,每箱节约物流费用约600元,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运输成本上亿元。

今年3月25日,获批临时开放的汉南港帮助本地企业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车谷号”滚装船在汉南港起航,将650辆汽车运往比利时安特卫普港。一个月后,花山港首开至日本航线,一船汽车座椅骨架7天可直达日本门司港。

目前,武汉港依托枢纽优势,在阳逻港开辟了中欧班列(武汉)、中亚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实现了水陆两大丝绸之路的无缝对接,货物“下船即上车”直通亚欧大陆。

6月6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首个海外仓——米兰海外仓,在意大利马尔彭萨国际机场物流园区揭牌投运。未来还将在阿联酋迪拜、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等国际航空枢纽拓展花湖海外仓。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2025年上半年国际货邮吞吐量22万吨,已是2024年全年货邮量的90%,增速领跑全国,上半年货运航班量闯入全国前四,仅次于香港、浦东、深圳机场,成为中部开放“空中出海口”的核心引擎。

水、陆、空等黄金通道的延伸,使得武汉从传统地理意义上的“中心”,跃升为辐射全球的“枢纽”。

盛夏时节,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一派繁忙。一条条铁轨如巨龙般延伸到远方,一辆辆货运车辆往来穿梭,巨大的龙门吊犹如巨臂擎天,精准操控着集装箱。

“公司将锚定全年目标,围绕高效运输、多元通道、创新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助推湖北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的新前沿。”汉欧国际总经理助理夏泽豪说。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半年投资破千亿创新高 湖北交通擘画新图景助力支点建设
下一篇: 汉产芯片“星辰一号”明年大规模装车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