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艾红霞、通讯员孟梦、高媛、实习生袁旻)历经六年建设、五年运行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在2022年特大旱情与今夏持续干旱中交出亮眼答卷。9日,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筹)党委委员、副局长曾庆春在发布会上介绍,这条总长269.67公里的巨龙已累计惠及沿线220万人。
鄂北工程是全国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工程总投资180.57亿元,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取水,止于孝感市大悟县王家冲水库,工程通水后改写鄂北“十年九旱”的困局。当前,这条地下长龙已成为串起工程沿线364万亩耕地、482万人口和千万产业集群的“水脉”,为城镇发展、农业稳产、产业升级注入了关键活水。
让丹江活水穿越鄂北岗地“旱包子”,智慧治水是关键突破。曾庆春介绍,建设者在270公里主干渠构筑起数字神经网——100套水位监测装置如同流动的脉搏传感器,500余台智能监控构成全天候“电子哨兵”,“掌上鄂北”APP则让调度指令实现“指尖秒达”,这个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的水利中枢,使得每滴水都带着精准坐标奔涌向前。
碧水东流背后,生态治理更显匠心独运。工程团队完成汉江中下游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湿地生态工程等生态补偿项目,形成绿色过滤带;渠岸陆生生物廊道构建中,1.8万余株乔灌木织就生态绿网,为384种动物营造栖息家园。“我们还在干渠两侧划分水源保护区,高标准建成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Ⅱ类以上水质稳定覆盖,确保‘一渠清水永续东流’。”曾庆春介绍。
站在新起点,鄂北工程正向“最后一公里”民生工程发力。曾庆春透露,通过延伸供水网络、优化调配机制,未来将惠及更多干旱区域。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巧手“绣”新景——恩施州以绣花功夫焕新老街区老厂区
下一篇:
郑钦文回华科大“开课” 寄语新生“勇敢走出舒适区”
◇2024年8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中强调,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
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宛如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如今,守水、护水、节水、爱水已成为十堰人刻进骨子里的神圣使命,成为全民的...
培育“神农五谷”产业品牌、打造“神农山居”住宿品牌、做优“神农赛事”运动品牌、擦亮“神农药膳”餐饮品牌、锻造“神农美...
据悉,今年以来,武铁各单位与旅行社、文旅单位协调联动,不断优化“铁路+旅游”列车开行方案,计划开行100列研学、旅游列车...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弦、通讯员刘卓、李斌)4月28日下午,从“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第三场新闻发布会获...
加强省际协作轨道上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链上的都市圈正迎面走来名山大川多四季皆秀色无处不风光从“地理中心”到“战略支点...
持续优化三峡水库消落调度和丹江口水库供水调度,提升水工程防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咸宁入围2018年度湖北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的12个产业集群分别是:咸宁市机电产业集群、咸宁市咸安区苎麻纺织产业集群、咸宁市...
”市经信委副主任周鸿告诉记者,近三年来,我市积极抢抓国家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发展特色小镇的政...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黄振宇报道:5日,记者在崇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北众盼科技包装有限公司车间内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