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省内新闻 >> 正文

鄂北工程改写“十年九旱”困局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5-09-10 11:09

湖北日报讯 (记者艾红霞、通讯员孟梦、高媛、实习生袁旻)历经六年建设、五年运行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在2022年特大旱情与今夏持续干旱中交出亮眼答卷。9日,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筹)党委委员、副局长曾庆春在发布会上介绍,这条总长269.67公里的巨龙已累计惠及沿线220万人。

鄂北工程是全国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工程总投资180.57亿元,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取水,止于孝感市大悟县王家冲水库,工程通水后改写鄂北“十年九旱”的困局。当前,这条地下长龙已成为串起工程沿线364万亩耕地、482万人口和千万产业集群的“水脉”,为城镇发展、农业稳产、产业升级注入了关键活水。

让丹江活水穿越鄂北岗地“旱包子”,智慧治水是关键突破。曾庆春介绍,建设者在270公里主干渠构筑起数字神经网——100套水位监测装置如同流动的脉搏传感器,500余台智能监控构成全天候“电子哨兵”,“掌上鄂北”APP则让调度指令实现“指尖秒达”,这个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的水利中枢,使得每滴水都带着精准坐标奔涌向前。

碧水东流背后,生态治理更显匠心独运。工程团队完成汉江中下游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湿地生态工程等生态补偿项目,形成绿色过滤带;渠岸陆生生物廊道构建中,1.8万余株乔灌木织就生态绿网,为384种动物营造栖息家园。“我们还在干渠两侧划分水源保护区,高标准建成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Ⅱ类以上水质稳定覆盖,确保‘一渠清水永续东流’。”曾庆春介绍。

站在新起点,鄂北工程正向“最后一公里”民生工程发力。曾庆春透露,通过延伸供水网络、优化调配机制,未来将惠及更多干旱区域。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巧手“绣”新景——恩施州以绣花功夫焕新老街区老厂区
下一篇: 郑钦文回华科大“开课” 寄语新生“勇敢走出舒适区”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