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城南大道建成通车了!一条长900多米、宽30米的水泥大道,从崇阳县南门桥直通崇阳县金城大道,大开崇阳县城南交通便捷之门。
8月15日,天城镇中津村四组全体村民,敲锣打鼓,为崇阳县委、县政府送去“政府重民生,百姓铭党恩;为民修路办实事,情系百姓暖人心”的锦旗和一封致县委书记杨良锋、县长杭莺的感谢信。
信中提到:崇阳县城南大道历经4年才建成,是一条洒满汗水的攻坚路,是一条情系百姓的惠民路,是一条齐奔小康的致富路;感谢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特别是县委杨书记、县政府杭县长的重视和关心,感谢县城南建设指挥部和建设者,从征地、拆迁、修桥、修路、到建成通车,所付出的艰辛;期待县委、县政府能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人行道的铺设、线路的迁改、路灯的安装等配套设施建设。
看到这封信,仔细一推敲,记者有点纳闷,为何一条长900多米的水泥路,会建设4年?这感谢信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于是,记者来到天城镇中津村四组和城南大道了解情况。
城南大道对方便崇阳人民,特别是四小师生、开发区企业员工和中津村四组附近的百姓出行,缓减城南交通压力,为加快崇阳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前身为中津路,路宽仅3.5米,给当地民众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此,上一届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其扩建拓宽,并于2010年元月成立县城南建设指挥部,但由于一直无法协调解决好居民的房屋拆迁和农民的土地征用问题,导致工程建设停滞不前。2011年底,新任县委书记杨良锋、县长杭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非常重视,纳入县领导“四个一”工作责任制,于2012年3月底,明确由县委政法委牵头负责,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文武任新的城南建设指挥部指挥长,从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住建局、国土局和天城镇、中津村等相关单位抽调10多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强力推进该项目建设。
据县城南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设涉及11户房屋拆迁对象,困难重重,阻力重重,特别是其中的2、3户,一直就地基安置、房屋拆迁补偿等问题协商不好,陷入了僵局。为此,指挥部先后多次召开群众代表会和群众大会,宣讲土地征用政策,争取群众支持;认真核算征用土地面积及土地补偿款、青苗费;分组多次上门逐户做工作,耐心细致宣讲拆迁政策,想方设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请房管部门的同志重新对拆迁的房屋、财产进行登记、评估;做好房屋拆迁补偿及地基安置工作。
为了落实拆迁户的安置地基,2012年7月,指挥部在城南大道大桥派出所旁新建一条长500米、宽24米的规划路,妥善安置好11户拆迁户,县城南大道的建设才得以开足马力,快速推进。
“为民修路是一件大好事,但建设中,印象最深、难度最大的要数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安置工作。”县鸿泰有限公司监理员欧正虎感慨地说,“去年9月,该工程从金城大道向南门桥推进,在打水泥路面时,打到400米处,因一拆迁户而受阻,直到指挥部的同志做了四、五个月的思想工作,做通后才复工。”
“为做好征地、拆迁户的工作,我经常看到政法委书记程文武、副书记陈会初带着工作专班,整天整夜围着一些拆迁户转,为有的户上门做工作,没有100次,也有99次。”天城镇中津村四组组长黄进德说。
中洲建筑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英东说,建设城南大道时,最拖工的就是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今年元月份,施工无阻力后,修路、架桥、到建成通车,实际投入建设资金500多元,于8月8日建成通车,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
城南大道成为打开城南交通的便捷之门。拆迁安置户、中津村四组村民陈缺良说,城南大道修好了,民众的出行条件改善了,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会加快。(特约记者 汪淑琴 )
编辑:admin
上一篇:
香城泉都铸辉煌——咸宁市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纪实
下一篇:
咸宁市政协督办重点提案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