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李嘉、见习记者王凡、通讯员宋志强报道:昨日,我市重点民生工程十六潭公园三期工程竣工开园,十六潭路改建工程正式竣工通车。
市委书记任振鹤、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小强,市领导王远鹤、王汉桥、吴晖、余红岚、王济民、程群林、程学娟、闫英姿、曾国平、周勇、熊登赞出席竣工通车仪式。
十六潭公园被称为咸宁的“绿心”。我市致力于把十六潭公园当成一个大景区规划建设,打造为城际铁路沿线最原生态的风景和市民最喜爱的休闲去处。继一、二期工程竣工开放后,三期更加注重提升功能、提炼品质、提振人气。
三期工程自年初启动以来,一直备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任振鹤等市领导多次深入工地视察,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难题。施工人员发扬“超人作风、超常方法、超时工作”的“三超”精神,实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制,克服施工环境、恶劣天气等困扰,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据介绍,十六潭公园三期建设总面积442亩,总投资5300万元。主要建设区域包括常香蝶念、茶香流韵、香山揽胜等景点和BOT模式建设的体育运动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水循环系统、监控系统、背景音乐系统、游客接待中心、公园管理处以及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游园需要。
十六潭路是我市首条“绿道”,全长2352米,是连接长安大道、银桂路和银泉大道的一条城市主干道,2009年建成通车,原道路红线宽15米,由于武咸城际铁路的建设,占用了部分路面。2012年9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道路进行拓宽改建,并与城际铁路进行配套。
拓宽后的十六潭路为双向6车道,全线铺设了排水管道、9孔弱电管道、强电沟和给水管道。
与市区其它道路不同的是,为了尽量减少对沿线山体、景观的破坏,十六潭路改建没有对路面进行改弯取直,而是因地制宜,根据原有地形地貌让地让路,保留适当弯度。
十六潭路竣工通车后,可为市民前往十六潭公园和搭乘城铁提供出行方便。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