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市第六次党代会市直二代表团的讨论会场,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政治站位高、对标意识强、总结成绩实、谋划未来新、方向目标明,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全面、系统、客观,对未来五年工作的谋划具体、科学、操作性强,是一个催人奋进、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报告。代表们围绕如何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各抒己见,争相发言。
“目前,人民群众对就业岗位的诉求更多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正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也是实现‘民生保障水平’达到新高度目标的一项具体举措。”毛秀君代表认为,要根据咸宁市情,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上下功夫,有序引导与支持新就业形态扩大就业容量,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扶持体系保障就业公平,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升就业质量,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让咸宁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每个家庭的梦想。”陈礼高代表表示,要大力实施城区义务教育“三年提升”计划,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扩充高中学位,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更加公平、优质、均衡的教育。同时,要在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上下功夫,扎实认真做好“双减”工作,主动对标“双减”工作各项要求,用高质量教育助推高质量发展。
黄大振、郑丽等代表建议,要在落实“四个不摘”,突出“五扶”并举上加大力度,加强返贫致贫监测,抓好产业就业帮扶、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领导体制、工作体系、考核机制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同时,要积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熊峰、郑耀英、马萍等代表建议,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保持力度、延展深度、拓宽广度,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让水生态水环境持续向好,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张敏)
编辑:胡少鹏
上一篇:
努力实现高效能治理——市直三代表团讨论侧记
下一篇: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市直一代表团讨论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