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用上课铃声确认哪些同学迟到,单位则用不同的签到方式规范员工。8月28日,记者探访了解到,我市各单位签到的方式中,签名签到、打卡签到是传统的方式,而部分单位新引进的指纹签到、人脸识别等高科技手段,让单位员工喜忧参半。
签名打卡最常见
每天早上8点前,公务员陈先生都要先到办公室,找出签到名册,签下名字,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工作。“这种签到方式最常见,如果家里有什么事情,请同事代签一下也是可以的。”据陈先生介绍,咸宁大部分单位都是这样签到的。
除了签名签到,还有一种签到方式在城区各单位也比较普及。
在一家私立医院后勤部工作的刘女士,则是以打卡的方式签到上班。以前都是用纸质的卡片,插进打卡机里,1秒钟后会自动跳出来,上班时间就印在上面了,打卡后就算是签到。单位每个月会给每人换一次新卡,月底人事科会凭这张卡算工资。为了防止打错卡、替别人打卡,打卡签到时,还有其他管理人员在现场。现在只需要在刷卡机上刷一下就可以了。
“方便不说,省事不少。”刘女士说,他们对这种签到方式习以为常。
人像识别很有趣
在市农业局办公大楼一楼大厅内,放着一台人脸识别签到系统。下午6时,职工姜先生在下班后签到,他从容地站在机器的正前方,一块手掌大的显示屏上面立刻显示出他的头像,一两秒钟就能完成签到。随后下电梯的职工们兴奋地说道:“走啊,‘刷脸’去!”
记者在旁观察员工签到过程,也发现一些“意外”。一位女士因为穿了高跟鞋,在人脸识别系统前站了十几秒,还没被识别,调整了几次身姿,才顺利签到。有一位职员告诉记者,他平时不戴眼镜,有一次戴着眼镜签到,机器就识别不出来。
“成功签到的秘诀是,保持录入时的间距和角度。”单位办公室主任程仁告诉记者,2012年3月份,单位配备了这样一台签到机,每名员工要提前录入人脸,每人录入3种表情,机器5秒钟内就会自动生成此次签到的情况,如果超过规定时间签到,机器将自动认定为迟到或早退。
职工们觉得这种新型的智能化签到方式很有趣。马先生说:“每次上下班都像是在体验特工007的生活一样,新鲜、刺激、好玩。”
指纹签到较流行
据了解,目前,我市采取人像识别方式签到的单位并不多,而指纹签到在我市的各银行、超市等单位中占到了一定比重。
在市工商银行办公处,记者看见,墙上镶着一台看似电子台历的指纹签到机,一名下班的职工,伸出食指轻轻触摸仪器上的显示屏,指纹签到机就留下记录。
据该单位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指纹签到器是从5年前就开始投入使用,签到设备中有时间设定,并且有一个指纹输入的装置。在规定时间之前,员工将手指按到指纹输入处,系统核对该员工的指纹后,自动记录签到时间并有语音提示,是否迟到,自动判定。
在该单位上班的庞女士告诉记者:“任何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纪律或规定,是否迟到,由指纹签到机说话。以前没有指纹签到机时,领导不了解谁在加班加点工作,现在大家都更加遵守上班时间,工作努力的人也都能从签到上体现出来。”(记者 朱亚平)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看“数字校园”那些新变化
下一篇:
暑期实习的“假大空”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进)梨园逢盛世,雅曲韵朱弦。昨晚,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在武昌洪山礼堂开幕。 本次会演由中宣部文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