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体验高温下的劳动者》系列报道之三 大街小巷里湿透的身影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5-08-07 09:55

  分不清雨水汗水

  记者 李娉

 

清扫工李玉年

  体验时间:凌晨4:00至6:00

  体验地点:温泉马柏大道马桥跃进门至岔路口地段

  体验岗位:环卫清扫工

  体验感言:一线清扫工人对生活与工作都没有太多要求,对于天气,更是没得挑选,“刮风下雨活儿照干不误。”而唯一“过分”的要求,正如李玉年所说,就是得到足够的尊重。

  昨日凌晨4点,风雨大作,雷电交加。

  记者来到温泉城区的马柏大道,看到:两位头戴宽檐帽、身穿雨衣的环卫工人正扫得起劲儿!

  “我们这个行当,哪儿有刮风下雨的讲究。”家住肖桥村李家湾的李玉年,已经50多岁了,她一边挥舞着手里的扫把,一边大声说,春夏清晨4点半、秋冬5点,雷打不动出门上路,要不然600多米的路段两个人扫不完,早上7点的时候就没办法交接班。

  “别看今早上下这么大的雨,下雨有下雨的好处,凉快、不用吃灰。”

  记者体验发现,“享受”了下雨的“好处”,但还要付出辛劳:路面湿滑,树叶、纸屑、废旧塑料袋等紧贴在雨水地里,要费很大力才能扫动。实在扫不动的,还得弯腰去捡、用手指去抠。

  李玉年的脸上,湿哒哒,雨水里夹着汗水,丝毫没有“凉快”的感觉。虽是清晨,又下着雨,仍不时有来往的货车呼啸而过,雨水泥水溅到身上。

  马柏大道是温泉城区清扫任务最繁重的一段,因为这里是南三县出入车辆必经之路,装运砂石的大货车特别多,长期遭受重负荷,路面状况也不好,为清扫带来很多麻烦。

  “什么活儿都得有人干。”李玉年说,她从2007年开始做环卫清扫工人,其间的酸甜苦辣都尝了个遍,“最伤心的是被人瞧不起。”有些素质低的市民不仅乱扔垃圾,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乱丢你没事情做。”

  6时许,雨停了,李玉年早上的“普扫”工作也结束了。她一把抹去脸上的汗水,准备进入“保洁”程序:“等到中午12点,搭档来接手,我就可以回去做家务了。”

 

  屁股上长满痱子

  记者 刘晖

清洗工陆燕

  体验时间:早上6:00至8:00

  体验地点:温泉横温路

  体验岗位:环卫清洗工

  体验感言:和酷热的天气抗衡,与强劲的水压较量,跟时间一点点赛跑,看似轻松的清洗,其实是一件劳动强度很大的体力活。当你走在一尘不染的人行道上,请记住我们清洗工付出的辛劳。

  昨日早上6点, 一场大雨过后,燥热的天气有了些许凉意。

  在咸安杨下村取水点,6辆人行道清洗车一字排开,正逐一装水,等待队长陆燕分派今天的清洗任务。

  “刚好下了雨,今天就清洗横温路的人行道。” 陆燕说,城区有38条道路要清洗,面积300万平方米,每5到6天必须轮回清洗一次。横温路和马柏大道因车流多,尘土最厚,雨后清洗,一来减轻工作量,二来免得尘土飞扬影响市民出行。

  20分钟后装水完毕,记者跟随陆燕的车前往岔路口红绿灯处。

  在狭小的驾驶室,记者发现了三件小物品,一台小电风扇、一瓶风油精、一顶太阳帽。陆燕说,这些都是防暑用的。

  “还有你看不到的地方呢,我们清洗班的人屁股上都长满了痱子。” 陆燕说,他们每次出车,在车上一坐就是4、5个小时,中午车内气温高达近40度不说,驾驶座下面是发热的发动机,坐着就像在“烤肉”。

  一台清洗车由两人配合,一人开车,一人用水枪清洗路面尘土。当听记者说要体验清洗工作时,陆燕立马说:“尝试一下好,免得清洗久了,回家吃饭拿筷子的手都会发抖。”

  果不其然,当记者拿起100多斤的水枪时,强大的水压振得整个身体都有些发颤,稍没控制住重心,就有被水枪拽走的危险。

  稳住水枪,从左至右冲刷人行道的地面,才5、6分钟时间,记者的双臂已酸疼得难以把持,清洗距离却不到2米。

  “我第一次几个小时干下来,手打了好多水泡不说,回家吃饭手还在抖呢。” 陆燕笑着说,在环卫所工作19年,清扫、执法、清运、清洗样样干过,没有一件是轻松的活。

  临近8点,太阳开始显威。坐上陆燕的车,记者感觉座椅有些发烫,陆燕的额头、鼻子开始渗出细小的汗珠。

 

  蚊子咬不动晒黑的皮

  记者 盛勇

清污工王甫平

  体验时间:上午7:00至11:00

  体验地点:淦河河道

  体验岗位:环卫清污工

  体验感言:处高温之下,与蚊子共舞,在草中穿行,闻臭气清污,对于淦河清污队而言是“家常便饭”。然而,正是有了这些可爱可亲可敬的“家常便饭”,我们的市容市貌才有今天的美如画卷。

  昨日早上六点半,记者准时来到滨河东路的淦河旁边。

  55岁的温泉环卫处淦河清污队的王甫平,正在河边捡拾着垃圾。从王甫平手中接过草帽、编织袋、口罩、手套后,记者便和他一起开始了河道清污的体验之旅。

  从一号桥橡皮坝开始,沿着裸露出来的河床,雨后的石头上特别滑,泥土也比较松,然而,王甫平就象在平地上行走一样,走得特别快,记者很难赶上他的步伐。

  “这是塑料袋,必须捡起来,不然流到河里去,碰到水草,就很难清理了。”

  “这是树枝,现在无法清理,得想办法弄上去。”

  “这是餐馆丢弃的猪脚,不弄起来,会让河水发臭。”

  “这是散步的市民随手丢弃的纸尿裤,最让人头疼。”

  “这是烟盒、这是饮料瓶、这是饭盒、这是……”

  沿着淦河河床,从一号桥到三号桥,不到四公里的距离,记者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

  虽然还只是上午八点,虽然凌晨的大雨让气温不是很高,但是记者身上的衣服仍然全部湿透了,汗水密布脸庞。

  除了脸上的汗珠,一路从草丛中走过,不知道什么时候,记者被蚊子叮咬得浑身发痒,不停地用双手去抓,一旁的王甫平却一点事都没有。王甫平笑着说:“我们长期在外晒,皮都晒黑了,晒厚了,蚊子咬不动,咬着也根本没有感觉。”

  王甫平告诉记者,其实,他们淦河清运队三个人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在船上打捞垃圾,每天要清理4吨垃圾。

  “苦点累点都没事,但是一些市民和商家随手往淦河里丢垃圾,既给我们清污带来了难度,也给淦河的水质带来了影响。”王甫平说。

  说话间,王甫平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同事通知他去河对岸除草。

  气温越来越高,王甫平远去的背影,已然湿透……

 

  热浪裹着恶臭令人反胃

  记者 甘青

清运工黄建华

  体验时间:下午1:30至3:00

  体验地点:温泉桂花路、温泉路、马柏大道  体验岗位:环卫清运工

  体验感言:酷暑中,当我们清爽度暑的时候,不要忘记有一群清运工正冒着烈日,顶着恶臭,为大家的享受流淌着汗水。恳请大家挪挪脚步,抬抬尊手,将垃圾精准放入垃圾桶中。

  昨日中午1时40分,炙热的太阳正当空。53岁的黄建华开着垃圾清运车往桂花路赶。车内的温度计显示车内温度已达35摄氏度。

  从早上6点半开工,这趟是黄建华清运的第4趟。黄建华的清运路线是桂花路、温泉路、马柏大道、贺胜路、咸宁大道等5条马路,一路涉及35个垃圾清运点。他从早上6点半开工,已经清运了3趟垃圾。

  约莫5分钟,清运车就来到垃圾清运点。黄建华开始装备“清运套装”。套装是四件套,一个口罩,一双手套,一顶草帽,一件清理服。

  黄建华解释,没口罩,垃圾桶没法靠近;没手套,铲垃圾,手会起泡;没草帽,头皮都会晒掉一层;没清理服,交通不安全,身上还一层臭味。就在一个星期前,他的草帽坏掉了,没有及时更换,在烈日下工作一天后,头皮蜕了一层。

  记者将备用套装穿上身,顿时感觉那汗水一个劲地从毛孔往外窜,便开始使劲扇风降温。

  黄建华走向垃圾桶,将垃圾桶往清运车上倾倒。记者也靠近垃圾桶想要帮忙。虽然戴着口罩,但刚一走近垃圾桶,一股刺鼻的恶臭味让记者胃里直翻腾。

  垃圾桶里有发馊的饭菜、发臭的老鼠、变黑的果皮,但更多的是一些啤酒瓶、饮料瓶。随着正午的太阳炙烤,一股热浪捲裹着臭气袭来。

  顶着恶臭,记者用铁锹将散落的垃圾铲进清运车,被翻动的垃圾,臭味更让人难以忍受。

  不到十分钟,一个清运点的垃圾被装上了清运车。黄建华吁了口气,用手背抹去额头流淌的汗水。随后,黄建华按清运路线一路清运垃圾。

  清运间隙,记者问道:“天天跟垃圾打交道,这臭味,你受得了吗?”黄建华说:“时间长了就习惯了。这活虽辛苦,但也是我的职责。”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建万个网格护万家灯火送万户清凉——国网赤壁市供电公司党委开展第二轮供电服务"三万"活动掠影
下一篇: 满目苍翠满城春——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扫描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