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通讯员 曹杰 周雨
在占人类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实现整体脱贫——
这是中华民族向世界承诺的世纪壮举;
这是必须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作答的集体赶考;
这是历史赋予当代共产党人的艰巨重任和神圣使命;
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的伟大工程!……
——题记
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扶贫养殖基地
关于对2018年度咸宁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典型的通报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有序推进了全市脱贫攻坚战,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单位、民营企业和典型个人。为树立榜样,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市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建设指挥部决定对2018年度咸宁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典型进行通报。名单如下:
一、特色产业示范村(共39个)
咸安区:
双溪镇孙鉴村、大幕乡金鸡山村、汀泗桥镇大桥村
嘉鱼县:
陆溪镇界石村、官桥镇官桥村、渡普镇王家庄村
赤壁市:
车埠镇芙蓉村、中伙铺镇董家岭村、赵李桥镇柳林村
通城县:
北港镇横冲村、隽水镇上阔村、麦市镇七里村、沙堆镇瑶泉村、四庄乡五花村、大坪乡内冲村、马港镇石溪村、塘湖镇狼荷村、关刀镇水兴村、五里镇左港村
崇阳县:
天城镇茅井村、白霓镇谭家村、肖岭乡肖岭村、沙坪镇黄茆村、桂花泉镇东源村、港口乡洞泉村、铜钟乡马桥村、路口镇柳林村、青山镇华陂村、高枧乡桃花村
通山县:
南林桥镇石门村、大畈镇长滩村、燕厦乡北冲村、大路乡新桥冯村、大畈镇板桥村、通羊镇石航村、九宫山镇程许村、闯王镇汪家畈村、大畈镇鸡口山村、慈口乡大竹村
二、优秀产业合作联盟(共3个)
嘉鱼县:
湖北联创食品有限公司
通城县:
通城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
崇阳县:
长富雷竹专业合作社
三、自主脱贫典型(共61名)
咸安区:杨小琴、方文兴、夏朋保 、钱远忠 、刘强、吴寿家、俞新春 、章荣和、孟璟、杨 剑
咸宁高新区:潘海波
嘉鱼县:姜太山、程贤功、马红炎、苏振华、姜文斌、吕红方 、孙小春、黄忠良 、吕城、盛承涛
赤壁市:魏八山、章坤垅 、刘道元、徐柏清、吕祥松、 李顺友、宋金来、罗忠军 、魏九林、梅同武
通城县:胡金贵、周智取 、卢东林 、谭世兵、胡格林、 汪新云、胡应成、蒋清龙、胡先克、黄平安
崇阳县:尧克俭、沈佛送、宋祥光、陈浩文、余达鑫、 孙金邦、罗自甫、张奎新、蔡田明、徐光艳
通山县:夏杏卷、陈继刚、陈艳红、舒思建、全 诏、 舒上忠、黄振严、夏雄伟、许平安、阮绪文
四、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共100名)
市直驻村工作队员(40名)
咸安团:石义胜、余博、李颖、余锐乔
咸宁高新区:程飞 、张得志
嘉鱼团:孙海泉、张京波、杨洋、牛晓柯
赤壁团:杨祚富、程磊、吕智峰、聂晓东
通城团:张旭、骆名录、李建泓、吴雪辉、付晓明、王永枭、 喻维桥、李娉
崇阳团:肖国文、颜超、李华民、黄海、聂鑫、甘子彦、 苏泽勇、陈尖
通山团:程双吉、桂正超、汪黎、黄学均、胡向南、未增阳、 王汉来、石建新、阮海棠、余意
县直驻村工作队员(60名)
咸安区:余红春、张劲华、余微、陈安辉、万裕军、张涛、余名亮、孙伟
嘉鱼县:周晓林、刘全贵、叶峻岭、王坤、林晓生、郑国场、 谢祖高、郑力力
赤壁市:赵咸闻、谭志军、李小红、贺伟峰、但海林、张日辉、刘蒲咸、余忠
通城县:黎逢林、杨三林、刘汉平、胡锐明、祝国玖、刘永安、吴飙、宋红武、王念明、漆华强、黎俊彦、 葛海舰
崇阳县:曾勇、金勋 、沈波、庞烨、佘一军、吴志伟、王超、吉勤、刘建会、李聪、陈迪新、曾维甫、卢丽霞
通山县:朱斌、朱志鹏、谭恒家、焦杰、岑绍彭、汪耀、葛健、熊麟书、吉细满、苏海、夏八喜、黄启上
希望以上单位和个人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为我市脱贫攻坚作出更大的贡献。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榜样,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再鼓干劲、再添措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咸宁市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建设指挥部
2018年10月17日
脱贫攻坚,鏖战正酣。
在鄂南大地,在中部咸宁,2018,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扶贫攻坚进入倒计时,崇阳、通山两县要完成“摘帽”目标。
咸宁是一个集老区、库区、山区于一体的重点贫困地区。2012年我市“南三县”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幕阜山连片开发地区,是全省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我市有省级重点县1个(通山县),片区县2个(通城县、崇阳县),非贫困县3个(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开发区1个(咸宁高新区)。
根据2014年全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数据统计,我市贫困村19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21个),贫困人口38.3万人。
精准脱贫,这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工程。
战鼓声声,征程漫漫;号令既出,全线进发。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坚定的责任担当,决战的战斗姿态,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重任……
鏖战场上,我市党政主要领导始终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今年以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小强,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夙夜在公抓扶贫。入户走访、座谈调研,立标示范,督办指导。市“四大家”领导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结合“党代表联系日”、“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深入所联系的贫困村调研指导,推动工作。
大决战,再动员,再部署。今年7月份,我市分别在崇阳、通山召开市“四大家”全体领导出席的脱贫攻坚推进大会,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并分别召开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产业扶贫现场会、健康扶贫现场会。全市组织财政、发改、卫计、人社等部门联动发力,实行一月一碰头,先后召开5次会商,2次专题推进会议重点对贫困户脱贫规划、产业发展、帮扶措施、帮扶成效进行专门研究,研究解决办法,通报完成情况。
破难题,想千方,设百策。我市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咸宁市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明确9项工作重点,成立11个工作专班;制定《咸宁市2017年扶贫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咸宁市督查巡查工作方案》,聚焦问题整改,压实责任落实。
为确保崇阳县、通山县2018年如期完成脱贫“摘帽”,结合两县脱贫工作实际,市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建设指挥部分别印发了《关于支持崇阳县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方案》、《关于支持通山县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方案》,分别从充实干部力量、统筹资金项目、加大产业扶贫等13个方面对两县进行支持。
扶真贫就要硬投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建立涉农资金整合平台为抓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力保障全市脱贫攻坚资金的需求。今年以来,本市级2018年精准脱贫专项预算支出8772万元,各县(市区)共整合资金投入10亿元,分别用于贫困村修通水泥(沥青)路748公里;解决8.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全市农村人口用电问题全部解决;贫困村互联网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通宽带自然村904个,192个贫困村“九有”全部达标。
针对扶贫对象资金短缺以及担保难的问题,对农家乐精准扶贫创业项目进行资金扶持,对设立“就业扶贫车间”的企业吸纳就业困难贫困户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政策扶持。目前,全市共建立就业扶贫车间135个,带动就业近1.3万余人,就地就近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2700余人。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开办农家乐经营户数量共有64户,发放补贴12.8万元。
真扶贫就要出实招。今年来,全市扶贫实招一个又一个,扶贫活动一波接一波;扶贫发力一轮又一轮……
全市上下投入1.5亿元开展“走村巷·连民心”、“吃连心饭、叙干群情、商发展计”“进万家、助春耕、促脱贫”、“话党恩·促扶贫”、“村湾夜话”等活动,通过“交谈”“拉家常”“摆龙门阵”等最接地气的方式贴近群众,用心倾听群众在民生方面的所需、所想,并将这些诉求进行汇总、研判,不断探索为群众解决困难的新路子。把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充分利用“党代表联系基层服务党员群众”、“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对贫困群众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们通过辛勤劳动发展产业,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是个大战场,更是个大考场。全市各级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亮点频闪的模式大创新、质效大提升……
崇阳县实施产业、就业、兴业、创业、授业等“五业”行动计划,加快推动贫困户产业增收;
通山县总结了“政策+资源”、“企业+市场”、“挂靠经营+保底分红”、“景区景点+农家乐”、“能人+托管代养”、“捆绑抱团+合作经营”、“土地租赁+返聘务工”、 “培训+产业”、“集体经济+共建共享”、“互联网+产业链”十种产业扶贫模式;
通城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给贫困户的办法,推进就业扶贫。全市上下新增公益性岗位1.2万个,带动创业贫困户4500多户,新增产业基地960个,先后培训贫困户1.7万人,形成了产业脱贫的浓厚氛围。
我市推出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四位一体“一站式、一票制”结算,于2018年7月1日零时起正式上线运行。截止到目前,全市补充医疗保险贫困户报销达7000余万元。这一模式引发广泛关注和共鸣。
以“集中攻坚”为重点,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截至9月初,全市所有应建房屋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其中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崇阳县主体全部完工实现交钥匙,通城县12891人安置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通山县12692人安置房主体工程完工,全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增建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房均已开工建设。
完成全市在校学生名册与建档立卡人口名册比对工作,确认并向13324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发放教育补贴1486万元。组织3166名贫困家庭子弟申报雨露计划,按照每学期1500元标准补贴资金474.9万元。
以乡村旅游带动的脱贫模式,更是咸宁的重大的“乡村发现”。“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不同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成为扶贫战场上的主力新军。
崇阳县柃蜜小镇为全村农户提供了80多个就业岗位,优先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年支付贫困户总工资20余万元。发展农家乐30多家,成为“回归一个人,脱贫一个村”的典范。
通城县冷塅月季庄园成功吸附128户贫困户以土地租金、扶贫基金折股形式参与经营收益,75户贫困户当年入股分红50余万元,务工收入38万元,全部成功脱贫。
把一切要素激发出来,让脱贫的路子宽起来。我市积极探索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开通绿购网、香泉民悦、羊茶旅、天助优品、女人帮、乡采易购、金宁电商等一批本地优秀电商平台,建成贫困村优质农产品的推广、销售及农资供销电商绿色通道。同时积极发挥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优势,依托阿里巴巴、京东、邮乐购、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指导全市新建县级运营中心8个,淘宝村级服务站330多个,村邮乐购、便民服务站点862个,为贫困村和贫困户优质产品提供生产、经营信息云服务。
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更在于“关键的少数”。我市始终把“战斗堡垒”、“红色先锋”作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鏖战的决定力量……
今年我市更加注重调整选配政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和善于综合协调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扶贫工作队。
通山县构建了“1+14+187”脱贫攻坚指挥体系,配强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力量,成立14个乡镇脱贫攻坚指挥部、187个村级脱贫攻坚工作组;崇阳制订了“1+10+1”决战方案,即1个脱贫“摘帽”总体决战方案,10个脱贫“摘帽”具体作战方案,1个督查作战方案;通城分类施策,进一步充实驻村工作队力量,在全省率先推行重点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挂职乡镇党委副书记或副镇长,受乡镇党委统一领导。
赤壁、嘉鱼、咸安对标聚焦,按照精准脱贫的统一部署,抓发展,强产业,补短板,决不让一个贫困村落下,决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
对焦脱贫工作新标准、新要求,围绕干什么、怎么干,对乡镇党委书记、驻村工作队、扶贫系统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全面提高一线扶贫干部的政策业务水平。
今年来,全市已先后召开脱贫难点地区专题培训班、政策业务培训班、数据管理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186期,培训干部20000人次。
为保障干部身入心入,我市建立了脱贫攻坚常态化督查巡查制度,全市抽调6个成员单位组成6个督查组,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抽查、直接进村入户、一对一访谈等方式,每月开展一次进村入户。重点督查脱贫对象是否精准、脱贫标准是否达到、驻村帮扶是否到位、基础资料是否规范、产业扶持是否到户、脱贫成效是否真实等,并实行督查巡查问题清单交办制,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限期整改。
今年以来,督查组向县(市区)、乡(镇)、村开列问题清单1539条。通过各县(市区)、各部门的扎实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共完成整改1480条,整改完成率为96.2%,一批长期困扰脱贫攻坚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我市“两代表一委员”更是身先士卒。“党代表联系日”活动,363名市党代表分成小组以各自选区为对口联系点,每月第一个周五为集中联系日,并实行“首问负责制”,自活动开展以来,党代表共走访接待群众1.3万人,收集社区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扶贫、项目建设等意见建议1.5万余条。
“聚力脱贫攻坚 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引导和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截止目前,全市355个代表小组集中开展活动3次、代表综合参与率100%,走访贫困户17292户,形成意见建议5199条,推动解决问题4340个,结对帮扶贫困户3077户。
脱贫攻坚,党旗引领;主战场上,红色先锋。
我市通山县创新“三双”促脱贫机制,农村党员中“双找双带双心”党建主题活动,以“先富党员找贫困户扶贫和贫困户找先富党员帮、先富党员带头扶贫献爱心、贫困党员带头脱贫树信心”为抓手,通过“结对子,共担脱贫责任;亮承诺,共施脱贫大计;晒业绩,共创脱贫大业”,不断强化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截至目前,该县有2000名先富起来的党员与2400户贫困户“结对认亲”;有392名党员累计为贫困户捐资250万元,6名在外创业有成的党员回乡领办特色产品加工企业6家,为贫困对象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吸收900 余名贫困户参加种养殖业合作社,带动8000多户贫困户发展生产。
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必将在咸宁发展史上写下辉煌的篇章!
咸宁市脱贫攻坚政策清单
一、识别与退出。
1、识别标准:人均收入低于同期国家扶贫标准( 2013年2736元),吃、穿发愁,教育、医疗、住房没有保障的,以户为单位纳入建档立卡。
2、识别程序:两公示一对比一公告。
3、退出标准:以户为单位,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4、退出程序:民主评议——核实认可——公示公告
5、退出后政策:2020年前,国家和省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
二、易地扶贫搬迁。
1、对象识别: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纳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二是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三是自愿搬迁。
2、安置方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3、三条红线:(1)面积不超标。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均不超过25平方米,按照50、75、100、125平方米4种户型进行建设。(2)建房不举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自筹资金0.25万元,户均最高不超过1万元。(3)建新必拆旧。旧房拆除的按人均0.25万元标准进行奖励,每户最高奖励1万元。
三、金融扶贫。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10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全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信用贷款。
四、健康扶贫。
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健康扶贫工作机制,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左右,大病、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左右,年度个人实际负担医疗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内。
1、城乡居民基本医保:(1)参保范围:贫困人口全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参保补贴: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180元)由同级财政给予全额补贴。(3)起付标准:贫困人口市域内住院起付线一级医疗机构100元,二级专科医疗机构200元,二级综合医疗机构300元,三级专科医疗机构400元,三级综合医疗机构500元。(4)报销比例:贫困人口在市域内住院治疗的,基本医保(不含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一级医疗机构90%,二级医疗机构80%,三级综合及专科医疗机构70%。
2、城乡居民大病保险:(1)保险范围: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范畴。(2)起付标准: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至5000元。一个保险年度内,农村贫困人口多次住院只扣除一次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金额。(3)报销比例:贫困人口符合大病保险保障范围的个人负担累计金额,在起付标准以上至3万元(含)以下部分报销60%, 3万元以上至10万元(含)以下部分报销70%,10万元以上部分报销80%。(4)最高支付限额: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不设封顶线。
3、医疗救助:(1)救助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实行应救尽救;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门诊救助。(2)救助水平:对农村贫困人口年度累计自负合规住院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5000元)的部分,分类分段设置救助比例,在年度最高救助限额内给予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起付标准1000元以上部分,3万元(含)以下的按50%给予救助,3万元以上的按60%给予救助,年度最高救助标准3万元。
4、扶贫补充保险兜底保障:(1)筹资标准:以市为单位,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兜底保障”的原则,按上年度实际运行数据、费用正常增长率和补偿水平等因素,科学测算并合理确定年度筹资标准。(2)兜底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年度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报销后,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低于90%以下部分,大病、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低于80%以下部分,个人年度自付医疗费用超过5000元以上部分,由扶贫补充医疗保险给予兜底保障。
5、控制政策外医疗费用:(1)控费比例: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政策范围外医疗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市域内一级医疗机构不超过3%,市城内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不超过8%,市域外三级医疗机构不超过10%。(2)分担机制:对于规定比例内的政策范围外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由农村贫困人口个人和扶贫补充医疗保险分担,经扶贫补充医疗保险按照年度农村贫困人口待遇水平补齐后,剩余部分由个人承担;超出规定比例的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
6、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一票制”结算:农村贫困人口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持社会保障卡、有效身份证件和扶贫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办理入院手续,并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入院只需交纳基本医保住院起付标准费用,无需缴纳住院押金;出院时在一个窗口结算、在一张结算单上结账。
7、大病集中救治:按照“定定点机构、定诊疗方案、定单病种收费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责任落实”的原则,对农村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贫困残疾人中,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房间隔缺损、儿童室间隔缺损)、乳腺癌、官颈癌、肺癌、尘肺病等13种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对上述疾病实行单病种收费,控制费用总额。
8、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1)为农村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对符合条件的每年开展1次健康体检;(2)组织乡镇卫生院医生或村医与农村贫困家庭进行签约,做到应签尽签;(3)实施门诊特殊慢性病基本医疗保障。一类病种根据具体病种病情、疗程用药量计算年配额标准,年基金最高支付限额9000元,基金支付比例75%。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在不超过年最高基金支付限额范围内,配额标准不低于5000元。超过年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的,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用药,纳入住院统一管理。二类病种实行年定额配额补助,年基金支付限额1200元,基金支付比例75%。(4)开通慢病审核便民通道。所在村卫生室村医,协助乡(镇)人社分中心负责本村所有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申报资料收集、填报《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资格申请表》,每月汇总向乡(镇)人社分中心报送。县(市、区)人社部门,根据各乡(镇)人社分中心收集汇总的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评审资料,每月组织专家评审一次。恶性肿瘤等特殊情况,随到随评。
五、教育扶贫。
1、就学资助政策:(1)学前教育: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 (2)义务教育:免学费、免费发放教科书,对贫困家庭寄宿学生,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补助生活费。(3)普通高中教育:免学费,按每生每年25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4)职业教育:①免学费,中职学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高职学生按每生每年3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②到大中城市接受职业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适当提高助学金补助标准,并按照高职贫困家庭学生意愿,帮助申请最高限额8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含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校期间财政给予全额贴息;③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在享受上述政策的同时,可享受扶贫部门雨露计划政策。(5)本科教育:普通本科高校适当减免学费,按每生每年3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同时,按照贫困家庭学生意愿,帮助申请最高限额8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含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校期间财政给予全额贴息。(6)研究生教育:按硕士平均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平均每生每年10000元标准发生国家助学金。同时,按照贫困家庭学生意愿,帮助申请最高限额12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含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校期间财政给予全额贴息。
2、定向招生政策:(1)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招生名额,参照自主招生办法重点招收农村学生;(2)省属重点院校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个计划,面向贫困县招收农村学生;(3)实行省属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收中职毕业生计划,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单独划线、单独录取。
3、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政策:(1)贫困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面纳入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与同城学生在收费、资助、学籍异动、入队入团、评优表彰及参与各种活动等方面视同仁;(2)落实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在我省各地初、高中就读并获得统一学籍的随迁子女均可在学籍所在学校报名参加中、高考,享受当地户籍考生同等待遇。
4、雨露计划职业教育扶贫助学政策:(1)对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扶贫部门按每人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2)同时可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
六、兜底保障扶贫。
1、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补贴对象为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补贴标准为50元/人/月。
2、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补贴对象为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补贴标准为100元/人/月。
3、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代缴政策:县级财政为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代缴全部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我省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代缴标准为100元/人/年。
七、危房改造。
1、实施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
2、建设标准:原则上,c级危房必须加固改造,鼓励具备条件的D级危房除险加固,D级危房改造建设面积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附属设施不计入建设面积,改造后的农房应具备卫生厕所,满足人畜分离等基本居住卫生条件。
3、补助标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直制定差异化的补助标准。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的特困户,通过建设农村集体公租房、利用闲置农房和集体公房置换、提高补助资金额度等方式,兜底解决特困户住房安全问题。补助资金按国库集中支付程序直接打入补助对象“一卡通”账户,支付时间不应晚于竣工验收后30日。2017年中央每户补助11570元,2018年每户补助13300元。
八、旅游扶贫。
农家乐补助标准:实施“农家乐创业扶持项目”,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开办( 2015年1月1日以后)农家乐创业,带动就业3人、正常经营半年以上的,每户给予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半年以上的农家乐经营户,由各地按每吸纳一人补贴2000元、每户农家乐补贴不超过2万元的标准,给予吸纳就业补贴。
九、就业扶贫。
1、就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1)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可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2)对通过初次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的,可申请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3)外出务工贫困人口中,对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可按规定享受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可按规定享受政府补贴。
2、就业补贴政策:(1)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给予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2)支持贫困人员通过就业“扶贫车间”、居家就业、灵活就业等形式实现就业脱贫,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补贴;(3)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
3、就业援助政策:(1)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员,均作为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对象范围,提供免费的就业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多渠道促进就业(每人每年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1次职业介绍,至少组织1场专场招聘会);(2)对用人单位招用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3)对通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按规定给予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帮助其稳定就业;(4)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
4、创业补贴政策:对毕业学年起5年内高校毕业生(含非本地户籍)、就业困难人员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领取营业执照经营1年以上的,可按规定分别给予5000元和2000元的创业补贴。
5、企业参与就业扶贫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就业扶贫,招收贫困人口就业,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实现就业1年以上的,可按每吸纳1人补贴20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
6、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含技工院校劳动力预备制培训)的贫困人口除按规定给予200元-2000元职业培训补贴外,在培训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助。
7、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城乡低保家庭、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以及属于社会孤儿、烈属、残疾人的毕业年度内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
8、转移就业交通费补贴政策:各地可探索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发放交通费补贴。
9、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员就业扶贫政策:公益性岗位重点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员倾斜,优先安排“4050"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
十、电商扶贫 。
1、电子商务进农村:2016年起三年内,每个贫困县培育一批电商经营企业和1-2个电商示范村,每年培训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到1000人次以上(对贫困人口免费培训),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支持政策对37个贫困县全覆盖。
2、电商助残:到2020年扶持1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接受电商培训,扶持500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创办网店经营,辐射带动1500名残疾人融入电商产业链。
3、电商培训:3年内在37个贫困县培养万名电商领军人才。
10·17,邀您一起来扶贫
——咸宁市2018年“扶贫日”活动倡议书
全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市民朋友: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全社会共同的理想和愿望,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更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
根据最新贫困监测统计显示,我市现有38.3万农村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2010年不变价),他们绝大多数生活在边远山区,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今年,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为帮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在此,我们倡议:伸出您的援手,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携手同行”扶贫日系列活动,尽自己所能捐赠扶贫善款,为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帮助贫困农民早日脱贫。
我们相信,发自您内心深处的关爱和善举,将让弱者不再孤独,让贫困者不再无助,让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蔚然成风,让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人心,让贫困群众与您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快乐的美好日子!
有意捐赠的各类主体,可与咸宁市慈善会联系。
咸宁市慈善会联系方式:0715-8139816
地址:咸宁市咸宁大道35号
捐赠明细:
户名:咸宁市慈善会
开户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咸宁分行营业部
账号:423899991010003045786
咸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8年10月17日
编辑:hefan
上一篇:
借脑引智 提质发展
下一篇:
41年魂牵梦绕终圆梦 崇阳八旬老汉赴汉再见商代兽面纹铜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