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2011年元月,部属三甲、综合实力居国内前列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托管咸宁市中心医院,首开我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地市级医院之先河。
10年时间,同济医院的品牌、技术与管理,在咸宁市不断生根发芽,市中心医院医疗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技术明显提升、病人不断回流,咸宁百姓开始真正享受到“同济水平、咸宁价格”。
10年时间,市中心医院对标国内顶级医院,不断完善软硬件条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各项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2011年,刚刚完成整体搬迁的咸宁市中心医院,首开全省先河,与同济医院正式签约托管,从此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
托管十年来,市中心医院与同济医院深度融合,共同书写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咸宁样本”。
从复制到对标,中心医院托管模式独树一帜
同济医院托管咸宁市中心医院十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数据最直观——
2010年,门急诊量15万人次。2019年,60.5万人次;
2010年,手术量5000余台。2019年,14000余台;
2010年,高学历人才72人,2019年,达到370余人……
如果数字不够,不妨听听他们的说法——
身患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状突细胞肿瘤这一罕见病的晚期患者刘老先生说:我曾被医生“判了死刑”,在市中心医院的治疗下,现在病情稳定,我对家门口的医院有信心。
市中心医院大内科主任甘受益说:2005年刚到中心医院时,看到科室只有10个病人,心里凉凉的。现在,科室已经拥有120张病床,业务水平与之前有了天壤之别。
如果说法还不够,有例为证——
2017年5月,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团队佩戴3D眼镜,成功为一名58岁男性实施3D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
2020年3月,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通过显微镜辅助手术,在患者密布着重要血管、神经的脑内,完成了高难度手术——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切除术,为患者取出一个约鸭蛋大小的肿瘤,该手术为全市首例,标志着该院神经外科肿瘤切除手术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高水平医疗团队+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双高引擎”,驱动医院医疗水平、服务能力突飞猛进。
学科建设与同济对应。从传统的大科室不断细分出亚学科,拆分及新成立科室24个,其中省级重点专科8个,省级重点建设专科2个。
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与同济对标。成功开展了10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多项业务填补了区域内技术空白。2018年,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资格认证,成为湖北省第24家获此殊荣的市级医院胸痛中心,跻身全国百余家胸痛中心之列;2018年,卒中中心被纳入卒中防治中心与卒中急救地图;2018年省卫健委组织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家组,对生殖中心夫精人工授精技术(AIH)进行评审,并现场宣布通过评审,2019年,第一例人授宝宝在该院顺利出生;2019年心衰中心通过国家标准版认证,心衰规范化治疗跻身省内前列。
学术科研和同济对接。十年间共获得纵向科研课题9项,主导的科研成果达40项,其中国际先进1项、国内首创1项、国内领先16项、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21项,医务人员发表论文1854篇。成功创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已开展10余项1期药物临床试验。
硬件设施与同济对照。医院每年将收入的6%用于完善医疗服务装备,先后购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疗仪器设备39台件,其中,医院拥有全球顶尖双源光子CT、GE10彩超机,全省前列。
“托管十年,咸宁市中心医院的医疗质量上了档次,医疗发展上了平台,为向全省优质医院目标迈进打下了基础。”市中心医院院长杜光说,这一模式已经成为“咸宁样本”,为走进“深水区”的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从武汉到咸宁,咸宁市民就诊形式别具一格
2018年,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腹腔镜手术,从患者何先生的左侧肾上腺区取出一个6CM巨大嗜铬细胞瘤。
此前,何先生的女儿因父亲病情危急曾提出转院武汉,但何先生却做出留院的决定。
是什么理由让何先生执意留院?他说:“因为信任”。
这一句信任,听起来简单,实则来之不易,对医护人员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荣誉。也反映出托管以来,市中心医院在咸宁老百姓中树立起了口碑。
曾几何时,有了疑难杂症往武汉大医院跑是咸宁人的习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家门口就医,市中心医院“同济水平、咸宁价格”已成为大众认知的事实。
血液内科主任葛仁英对此深有感触。“医院以前没有血液内科,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血液病。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现在医院的血液内科独立出来,与同济血液病研究室开展合作,还能开展基因、染色体检测等业务,在咸宁就能享受到同济的诊断水平、医保报销等,对于需要定期检查的血液病患者来说方便了很多。”
自2011年开始,同济医院就派专家教授来院担任科主任,每周末派专家来院坐诊、查房、手术、讲学,这一模式一直持续至今。两院加强多学科合作,先后成立了胸痛、脑卒中、肝癌、胃肠肿瘤、糖尿病足、VTE防治等诊疗协作团队,使医院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水平明显提升,为咸宁的疑难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很好的医疗保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同济的专家教授带来的不仅是精湛的医术,我认为更多的是理念上的深远影响。”市中心医院手术总监孔东波说出了很多医务人员的心声。
儿科主任赵红玲说:“以前觉得医生做好本职工作就行,托管之后,参加了多次管理方面的培训,才知道规范化的管理对科室的重要性。”
心内科副主任李宾说:“托管激发了医院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各科室的中层力量起来了,涌现了一批青年骨干。”
黄丽琼就是其中之一。“托管的十年,是我人生中的黄金十年。”黄丽琼回忆,“当时同济医院曾万江、汪辉两位教授在妇产科担任主任,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以及科研精神,激励我后来攻读了博士,2015年医院启动海外研修计划,先后送出52人次出国进修,我幸运地成为其中之一。”十年来,黄丽琼跟随医院共同成长,不仅医技水平提升,在医院组织的中层干部竞聘中,还先后竞聘为产科副主任、人力资源部主任。
同济文化的渗透和根植,让托管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成为了有生命的移植,最终结出惠民利民的果实。
从学生到师傅,中心医院医改成果焕然一新
2020年4月17日,咸宁市中心医院与英国约克教学医院视频连线,分享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
此次抗疫中,咸宁是全省最早整市清零的市州,并且创下了“三最”:病亡率全省最低,治愈率全省最高,中药使用率全省第一。全市医务人员实现零感染,抗疫人员、云南援咸医疗队零感染。这其中,市中心医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医院院长杜光、呼吸内科主任徐旭燕等作为指挥部专家组成员,在咸宁抗疫决策中提出许多有效建议。医院在全市抗疫中主动作为,连夜清空新建的3号楼,集中转运收治全市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中心医院的办医条件和水平不输世界上很多先进医院,医务人员素质过硬,是一支铁军,还体现出了开放包容的实力以及对国际社会的担当。”作为特聘专家在市中心医院参与抗疫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中西医双博士后王维武教授,多次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这样评价。
王维武教授说,抗疫中,咸宁市中心医院真正发挥了“中心”的作用,这与托管模式在中心医院根植多年关系密切。托管模式带动了中心医院的发展,上下级医疗机构联动也辐射影响到县级医疗机构。
市中心医院从同济托管的模式中获益,也把这种模式应用到全市医疗事业发展之中。
医院对口支援通山县人民医院,先后派出9批共47名专家,通过查房、手术、疑难病例讲解的临床带教形式帮扶,同时还参加医院管理。在市中心医院的帮助下,通山县人民医院2019年顺利通过二甲医院复审。
2015年12月,市中心医院发起并牵头成立“咸宁市区域医疗联合体”,为分级诊疗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该院搭建了市中心医院(医联体)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成与多家医院联通的“互联网+医疗”的网络平台,推进市级三甲医院与县、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与专科医生的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患者无需接受多次会诊,在各个专科之间来回奔波,在家门口就能得到科学全面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近年来,医院先后打造心衰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生殖中心等,建设国家全科医学培训基地、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咸宁市执业医师、全科医师、社区医师的培训与考核基地。在咸宁乃至全省急危重症救治、专业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
“以前,医院与县级医院之间的水平差距并不明显。现在医院影响力日益提升,尤其是急危重症方面优势明显。”医院副院长王定淼说,当年同济专家手把手帮助中心医院建设起急危重症医学科,如今,市中心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不仅是区域急危重症患者的首选,还帮助、带动县级医院的学科建设。他感慨:“医院的壮大让我们更有自信。”
这种自信也反映在医院的文化建设,医生的精神风貌上。不管是院内随处可见的文化展示,还是大大小小的活动,医院都将“格物穷理、同舟共济、至诚至爱、惠泽民生”的医院精神贯穿其中。尤其是抗疫期间,全院职工不畏艰险、无私奉献,院长杜光将这些感人事迹亲自改编成抗疫版《为了谁》,由医院医护人员演唱,展现真实的抗疫一线场景,不仅唱出医护人员的风采,唱响时代主旋律,其中真挚的情感更是激励了许许多多医护人员和在抗疫一线奋斗的人。随着同济文化的浸透、滋养,医院职工干部凝聚力更强、执行力更强。
“如今医院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医疗中心。”回顾托管十年,医院党委书记郑波说:托管之初,时任同济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安民提出“医院管理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干部职工受鼓舞”的发展目标,如今都得以一一实现。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柯建斌 向东宁 周萱 通讯员 刘金艳)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宁企业品牌强在哪里·咸宁高新区篇
下一篇:
15分钟包57个粽子 帮别人包粽来“练手” 两届“粽王”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