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王凡、通讯员新沈、甘勋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上班8小时后,意味着一天休闲时间的到来,而对于崇阳县党员干部而言,8小时之外,他们乐为群众解忧愁。
8日傍晚,杨昀琰吃完晚饭,一放下碗筷,便径直来到县城桃溪花园社区,看一看新装的变压器运转是否正常。为什么?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杨昀琰是崇阳县民政局干部,也是党员志愿者,认领了桃溪花园社区公益岗位。
半个月前,小区近300户居民反映,随着小区人数和用电量的增多,电压不稳定,家里常断电,心里很烦。
县供电公司决定,在小区增设一台新变压器。没料想,小区居民却不买账。
当时居民担心,变压器有辐射、有噪音、有安全危险。咨询供电部门后,杨昀琰和社区支部书记一起,多次上门,反复解释,打消居民疑虑。最终,变压器落户小区。
“8小时之内为民服务是本份,8小时之外为民解难是乐趣。”杨昀琰说出心里话。
像杨昀琰一样,全县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为群众解决实际难题。
今年以来,该县以“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心贴心”为主题,开展 “八小时之外干什么”活动。一些机关事业单位把党员干部进行分组,成立社区治理、法律维权、健康义诊、科普宣传、就业扶持等志愿者小分队,推出服务项目40多个。
县城8个社区公开设置困难群众“心愿墙”和征求意见箱,收集群众“微困难”、“微心愿”、“微梦想”。
据了解,该县20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纷纷走进社区,认领公益岗位,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目前已解决各种困难千余件。
八小时之外干什么?县里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和平社区有个单亲家庭的男孩叫叶思林,他在“心愿墙”上写道,“希望好心人能送我一套新衣服”。很快,县委书记杨良锋满足了他的愿望,还与住建局联系,帮助小思林一家落实了一套廉租房。
十字街社区居民程文娟患有耳疾,一直想得到一副助听器,苦于家庭困难,买不起。县长杭莺了解情况后,马上请专家为她会诊,圆了她的心愿。另外,还帮她在三特公司找到一个就业岗位。
为确保活动不走过场,该县实行“报到+认领+回访”机制,实行责任包保,满足群众心愿。这样一来,党员干部纷纷走进社区,报到登记,认领岗位。
“以前,有了问题是我们去找党员干部。现在,是党员干部找我们,问题出现后,他们负责解决到底。真好!” 大集社区居民华仲斌告诉记者。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农机局学习外地经验 促进农机补贴顺利实施
下一篇:
咸宁市领导调研城区功能设施建设 要求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