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徐俊、胡娟报道:“吴老板,你店里经销的农业投入品购销台帐记录不全,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整改。”昨日,通城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在开展农业投入品例行检查时,向农资经营业主反馈检查结果并发放整改通知书。
为切实履行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的农产品源头监管职责,县农业部门突出对象、品种、区域和环节四个重点,进一步加大对全县种养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监管和服务,辐射推动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
今年以来,县农业部门采取进村办班、跨村联训等方式,分期分批组织全县蔬菜种植、生猪养殖、水产养殖、田藕种植等种养大户以及科技示范户、种养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培训,集中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方面的知识。全县共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1580人次。同时,县农安站分别与种养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经营户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明确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等质量安全责任,规范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将全县所有农业投入品经营门店纳入监管范围,与之签订《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明确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责任。
县涉农部门加强县农安站硬件建设,整合项目资金,首批在麦市、沙堆、北港五个乡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能力建设,全部投入使用。同时,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指导专班,加强对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标准化技术指导服务。
该县还组织农业执法大队、农安站、渔政站执法人员成立执法专班,重点对全县62家种养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进行拉链式检查,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包装标识、准入准出等制度,加强农产品种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上市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头5个月,全县抽检小白菜、韭菜等农产品样品130份,合格率100%。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