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华燕(右)接过老师殷丽志(左)的接力棒。
近日,一封跨越了24年漫长时光的信件,被送到了崇阳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殷丽志的手中。写信人是24年前的殷丽志,发信人是24年前殷丽志教过的一名学生。这封被时光浸染的信笺,承载着的是一段24年的浓浓师生情。
信纸泛黄 师心依旧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吗?在新老师的班级里学习了这么久,应该都熟悉了他们并喜欢上他们了吧……”7月4日上午,殷丽志的手机微信收到了几条信息。她点开一看,是4张图片形式的信。从第一张图片顺着往后面看,当殷丽志的目光落在信末的署名和日期—— 2001年3月23日,她瞬间怔住了:这分明是她自己的笔迹!
信的内容将殷丽志的记忆拉回到了2001年,那时,她还是崇阳县实验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那一年,她根据学校的安排,带了五年级一个班之后,重新接手了四年级的一个班。
由于师生相处融洽,之前五年级的学生对殷丽志恋恋不舍,导致他们迟迟无法适应新老师的教学。得知情况后,殷丽志就亲笔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回忆了他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并鼓励他们与新老师交朋友,“向新老师倾诉心里话,遇到困难时,向新老师伸出求助的手,同样会得到新老师热忱的帮助”。
从图片来看,这封信不是原件,而是复印件,除了有些折痕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破损,可见被保存得很好。由于时间久远,纸张略有些发黄。
殷丽志说,她是从农苦家庭出身的,凭着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小山村。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懂得为他人撑把伞。从1992年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到2018年调任崇阳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26年的任教生涯,殷丽志始终内心有爱,她爱学生,爱教师这一职业,怀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用一颗善良的心去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
“我自己经济条件有限,除了给予孩子们些许物质上的帮助之外,我更多的是从精神上鼓励他们。”殷丽志说,在崇阳县实验小学任教期间,她还是学校《红领巾报》的文学编辑和知心姐姐。到崇阳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之后,她牵头成立了崇阳县小学语文殷丽志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以研促教。
润物无声 接力传承
发信给殷丽志的这名学生叫熊华燕,现在在崇阳县一所幼儿园工作。
“殷老师把我们五年级教完后,就去教四年级了,我们都很喜欢她,也特别怀念和她在一起的那些日子,于是,班上的同学就集体给她写了一封信,没想到她很快就回信了,还是亲笔写的,足足有4面纸。”7月14日,熊华燕告诉本报记者,当时条件有限,同学们收到殷老师的手写信后,争相传阅,不少同学把信拿去复印,保存了起来,她就是其中一个。24年过去了,这封复印的信被保存得完好如初。
“学生时代,受到殷老师的影响,我内心立志要像她一样,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现在我做到了。”熊华燕说,前段时间,她整理旧物时再次翻出了这封珍藏多年的信。她决定将这封对她人生有着特殊意义的信件,作为一份“迟到却满载感恩”的礼物,寄还给恩师。
“由于工作上的联系,我其实很早就加了殷老师的微信,但是一直没有和她相认,直到今年初,殷老师辗转知道之后,主动找上了我。特别感动,她仍旧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样子,真好!”熊华燕说,现在她和殷老师还经常约着一起散步、聊天,工作上遇到困难,殷老师也会给予她帮助。
当然,受到殷丽志鼓励的学生不止熊华燕一人,青山镇农村小学教师叶英也是其中之一。叶英家境贫寒,从小就有厌学情绪。“如果当初没有遇到殷老师,我可能连小学都读不完。”叶英说,她读六年级时,碰到了殷老师,在殷老师的鼓励下,她的语文成绩从四十分、六十分,到八九十分,直到后面她也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如今,叶英的儿子大学毕业,也成为了一名教师。
“那时候,殷老师就像我的大姐姐一样,不仅从学习上给予我们指导,还教会我们很多生活上的常识。直到现在,我有拿不定主意的地方,还会征求她的意见。”叶英说,在她心中,殷老师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存在。
时光流转 师爱永恒
“看到信的那一刻,我的眼眶一下子就热了,我把这封信从头到尾又重新读了一遍。”殷丽志在接受采访时声音有些哽咽,“看着这封信,20多年前青涩的自己和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仿佛又在记忆里缓缓的朝我招手。”
殷丽志动情地说:“那时的我还不懂什么教育艺术,应该就是凭着一腔教育热忱,一颗善良的心去包容和爱护每一个孩子,所以孩子们才会报我以包容与真诚,将我的手写信保存至今。当年写下那些话,只是出于一个老师对学生最本能的关心和鼓励。我从未想过,这薄薄的几页纸,竟会被一个孩子如此珍视地保存了24年。更没想到的是,我这些鼓励的话语伴随她一路成长,让她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接过了我手中的接力棒。”
这封“回家”的信,对殷丽志而言,是教师生涯中最珍贵的礼物之一。它不仅是一份跨越时空的师生情谊见证,更让她深深体会到教师一言一行可能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灯的点燃。看到当年播下的种子,如今长成了参天大树,并荫蔽着更多人,这是为师者最大的欣慰。”殷丽志说。
(记者 庞赟 通讯员 庞书聘)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多部门联合执法浅月湾公园共享绿地“钉子帐篷”拆了
(1)毕业合影1989届三.1993年3月,不甘心的他找亲戚借100元钱路费只身一人来到广东打拼,在深圳宝安区石岩一电子厂从品质组...
咸宁网讯通讯员樊梦娜、刘智利报道:今年5月15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30条”中,多个点位与税务机关...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丁琼报道:18日, 58同镇崇阳县信息扶贫服务中心建成投入运行,这是58同镇全国第六家、也是湖北省...
咸宁网讯 (记者叶和平通讯员罗奇) “真没想到,原本是3个月的拆迁工程,不到一个月就拆迁到位了,进入了土地平整和规划设...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钱远宗介绍,此次增殖放流是落实长江十年禁捕,保护西凉湖水生态的有效措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作为插花扶贫县, 2018年底,嘉鱼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那一年,因家大口阔而被评为贫困户的程贤功,通过仔细考察、...
咸宁网讯 通讯员 林立:为确保咸宁城区学校长期未启用的供水管网水质安全,打造校园“放心水”。为确保本次开学季校园水质...
崇阳县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崇阳县文体中心崇阳县中小企业孵化园湖北大集重型钢结构制造生产线国文 摄湖北领智年产30万...
咸宁网讯通讯员葛国华、刘智利报道:今年的疫情,让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她介绍,自己原来在浙...
咸宁网讯通讯员王进报道:8月25日,崇阳县天城镇河田村李女士,多声谢谢,感谢崇阳县市场监管局、县消委会为她家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