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万”活动开展以来,崇阳县国土局结合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迅速开展“三万”活动,各驻村队以“加强农业基础、改善农村民生、服务三农发展”为主题,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农村基层,收集群众最关心和最突出的问题,与老百姓共同劳动和生活,感受劳动的乐趣和体验百姓的疾苦,积极服务“三农”,切实将“三万”活动抓出了成效。
走村入户结缘
“老谢,打这么多年货,打工的儿子回了吧。”在白霓镇浪口村谢火林家入户调查时,副局长舒建辉正与他亲热地唠嗑儿。
“今年儿子厂里效益好,奖金发得多,这不买一大堆东西回来了,组织也没忘记我们这些老党员,年底了你们还带东西拿钱来看我,我这心里真个是高兴啊,呵呵呵……”
老谢亲自给工作队人员端来了象征只给尊贵客人喝的糖茶,拿出了自做的香喷喷的炒米,他们围着农家的土灶台,在烧得噼啪做响的柴火边拉着家常。这只是该局开展“三万”活动中的一个和谐画面。
随着入户调查的次数增加,慢慢地,老百姓跟工作队员熟了,亲近了,看到谁都能叫上名了,家长里短的也会跟他们发发牢骚了,村里怎么建才漂亮,日子怎么过才红火也给他们提要求了,由陌生变得亲切了,驻村工作队员从此与该村老百姓结缘了。
嘘寒问暖帮扶
“黄书记,你看年底天晴这么久,这护林防火的事也着实让人揪心啊,你们人手不够,我们帮着一起到村里盯着吧。”舒建辉和浪口村黄书记聊着村里的事。
“那感情好啊,我这12个组400多户人家忙不过来,正为此发愁呢。”于是在浪口村多了一台有着国土资源标志的巡查车,宣传着护林防火知识,田间地头也多起了“小心山火,别烧田埂,乱丢烟头了……”的吆喝声。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民情,驻村工作队员利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进入农户家中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访问,认真倾听民声,宣传解释政策,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春节前,工作队员带着礼物和慰问金来到特困户和老党员家中,给他们送去组织的温暖。春耕前,给他们送去一车化肥。虽然是尽微薄之力,但也能解决困难群众暂时的生活生产所需。在此基础上,工作队员深入所有农户家中,切实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着眼长远帮扶,找有效摆脱贫困的致富路途径。
强农惠农发展
驻村工作队根据浪口村实际,计划为村里办好三件实事,做到三个确保: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确保春耕秋播;提供科技支持,确保脱贫致富;搞好土地利用规划,确保新村建设。
工作队紧紧围绕县委“抗旱保春耕,三万帮春耕”的工作部署,与老百姓一起打响了春耕战。与局工会、妇委会、团组织组织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农户家中,来到田间地头,了解困难,提供帮助。多年没参加劳动的干部、从来没有做过农活的小伙、更有没碰过泥巴的女士,都欢乐地笑着卷起裤腿,挽起衣袖,与老农一起像模像样地做起农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真正深入群众之中才能了解群众之所急之所需。
驻村工作队在与村民们一起劳作生活的这段时间内,了解到浪口村六组因水渠年久失修,饮用灌溉一直都是村民们反映突出的一个大问题,特别是春耕时节,因为用不上水,六组的村民或肩挑,或架设百多米长的水管从邻组引水。驻村工作队在与村委会认真研究后马上行动起来,迅速召集村民开会,集思广益修水渠,村民自发出劳力160个、自筹资金6万余元,工作队向单位争取支助“三农”资金5万元,并在3天内拨付到村里帐户上。
在实践工作中,工作队越来越深切的体会到,帮助村民致富,关键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能,树立生活的目标,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自己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支农惠民行动”任重而道远,只有切实做好农村工作,才能让老百姓真正真正富起来。(通讯员 柯彬 艾利 特约记者 锦阳)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