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真美啊!来了就不想走了。”7月1日,武汉游客吴迪在十六潭公园游玩时,发出由衷的感叹。
的确如此。走在咸安区的大街小巷,处处鸟语花香,流青透绿。站在高处远眺城区,绿树成山,鲜花似海,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流淌的淦河如一条玉带镶嵌其中,好一幅和谐自然的风景图画,香城泉都,令人神往……
这就是如今的咸安区。
近几年来,咸安区着力建设“五个咸安”,打造首善之区、幸福之城,成效显著。尤其是宜居咸安建设卓有成效,令无数从外地来咸安旅游的游客赞不绝口。
“作为咸宁市中心城区,咸安是全市建设‘香城泉都’的主战场,打造低碳经济示范区的主力军。绿色生态是咸安区的最大财富和最大优势,打造生态环保中心城,发挥优势配合市委、市政府建设鄂南强市,咸安应首当其责、勇担其先。”咸安区委书记谭海华、区长李文波多次强调。
“这几年来,我们下大力气改善全区自然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让整个咸安处处是绿色。”区环保局局长祝敏柏自豪地说。
咸安区国土面积1503.76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人。全区地型复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该区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已在全区上下形成共识。目前,该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4%。同时,区政府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城区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区人均公共绿地占有面积9.58平方米,位于全省前列。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该区还加大了环境监管和综合治理力度,在经济总量翻几番的前提下,淦河的水环境质量仍然维持在良好水平。四库两湖中,南川、鸣水泉、双石三个水库均属源头水,没有受到污染,2008年至2013年连续平均水质仍保持在Ⅱ类。四门楼水库虽受四周农灌水的排入影响,但没有突破Ⅱ类要求。西凉湖、斧头湖湖心水质保持在Ⅱ类。淦河四个断面中,西河桥断面、红桥断面、商业城断面为Ⅲ类,107国道断面呈Ⅱ类。2003年开始,区环保部门先后将重点工业污染源列入国家在线监控,对工业污染源废气实行限期治理,对窑炉、锅炉进行治理,对大型酒店油烟进行了治理,对全区40多家加工厂进行整合,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降低。咸安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年平均值控制在52分贝,全天声环境质量较好。
“近年来,咸安区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环境保护抓在手上,强化‘四个一批’措施,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祝敏柏说。
所谓“四个一批”,一是严格把关,拒入一批。从源头上杜绝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落户咸安,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二是加大投入,治理一批。近两年,先后有精华公司、巨宁公司、维雪啤酒、咸宁市脱胶中心等15家企业共投入资金2亿余元兴建环保设施,实现了达标排放。在以服务促治理的同时,政府加大投入,采取BOT模式引入资金4亿余元建设永安城区污水处理厂、湖北汇楚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丰泉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是理顺分区,搬迁一批。天化麻业、京汇药业、工程机械厂等不符合城市功能分区要求的6家企业已搬入工业园区。四是铁腕整治,关停一批。近年来,咸安区先后关停了44家高污染的小企业,主要包括21家苎麻小脱胶企业, 7家小造纸厂,6家小钢厂,5家土法炼油厂,5家小钒厂。
“四个一批”的有力措施,带给咸安区的是多项环境指标位于全省前列,区域环境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工业废水COD的排放量由“十一五”初的3560吨下降到2012年的558吨,下降了84%;工业废气SO2排放量由“十一五”初的2300吨下降到2012年的1206吨,下降了48%。(通讯员 金志兵 朱燕 胡继)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安区深入贯彻实施《公路法》 公路建设领先
下一篇:
咸宁市出台激励政策 进一步推进全市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