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卢汉芳:
只为城市更美丽
28日上午11点左右,记者在温泉路中百仓储附近看到了正在清理垃圾箱的环卫工人卢汉芳,她穿着一件橘色长袖工作服,深色长裤,头戴一顶遮阳帽,手上戴着手套,捂得很严实。
“这么热的天,你们要工作多长时间?”记者问。
“从早上4点到中午12点,每天大概8个小时。”卢汉芳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回答。
记者看到,汗水不停地从卢汉芳额头上滑落,橘色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打湿,但她手中忙碌的节奏丝毫没有减缓,麻利地将垃圾铲进垃圾车。
卢汉芳已经50多岁了,每天早上3点多起床,4点开始上岗清扫街道。她和另外一名环卫工共同负责温泉路中百仓储及附近几条街区。
“这么炎热的天气,长时间劳作吃得消吗?”
“工作时间哪能休息,只要看到有垃圾我们就要去清理,累了就站着休息一下。”卢汉芳说,头一天晚上看了天气预报,知道今天气温特别高,就提前准备了一大瓶水,还特意放在冰箱冻了一晚上。
“放不了多久就热了,要是能一直喝上冰水就好了。”卢汉芳笑着说。
卢汉芳说,每年这个时候,单位都会发放手套、清凉油,防暑药等。当问到有无高温补贴时,她摇了摇头。
“这里人流量非常多,每天要反复清扫几遍,基本上一上午都没停过,总共倒了五、六车垃圾。”记者看到,无论是马路边还是街道的角落,卢汉芳都会一丝不苟地清扫。
“听说今天最高温有38℃,地面都烫脚,好几次都觉得自己要晕过去了。”卢汉芳说,虽然辛苦,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觉得很满足。她希望市民能支持环卫工人的工作,不要随地扔东西,共同维护城市环境。
建筑工人李茂龙:
建好城市不言累
29日是进入中伏的第二天,室外温度一度达到39℃。上午9点,记者来到银泉大道,这条道路近期在进行扩建,建筑工人们正顶着烈日,捆绑修建马路需要使用的钢筋网。
工人们告诉记者,修马路首先要挖开道路,往里面填上石子,铺上沙,埋上管道,做好钢筋网后灌浇混凝土,最后才是面上的柏油路。
这一支队伍有七八人,修这样一条一百米左右的马路,至少要十多天的时间。
“天热时,全身上下都跟水洗了似的,衣服湿了,拧干了继续穿。”建筑工人李茂龙憨厚地笑着。
李茂龙是咸宁本地人,干这行已有上十年的时间了,刚入行时有些不适应,但慢慢就习惯了。
“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上6点半到晚上10点,中午会休息3个小时,每天做完回家,都会累得不想动。”李茂龙一边绑着钢筋网一边说。
三伏天里太阳毒辣,天气闷热,工人们捆绑的钢筋被晒得发烫,即使戴着手套,仍会觉得烫手。地上散发的热气,让人感觉进了烤箱一般,一会儿工夫,记者就满身大汗。
“太阳大就是出的汗多,我们会随身携带“十滴水”之类的防暑药品,觉得有点头晕时就服用一些。”太阳下,李茂龙的脸和脖子被晒得又黑又红,一笑起来露出雪白的牙齿,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和脖子往下流,上衣已经被完全浸透。
由于银泉大道每天的车流量较大,工期较紧,即使在高温天,施工方也不敢稍有懈怠。工人们为了早日完工,午休时到旁边的农行里休息一下,时间到了就继续工作。
他们弯着腰劳作,工作的辛劳印刻在他们黝黑的脸上,但他们却很少言苦,用汗水铸就城市的美丽。
交通民警徐冉:
坚守岗位保畅通
29日中午12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记者来到银泉大道桂泉小区附近的十字路口,一名戴着墨镜、手戴白手套的交警,穿着已经湿透的警服,正在维持交通秩序。
车流中,这位名叫徐冉的交警站在十字路口指挥车辆顺利通过。每辆经过的车里,车主舒服地手把方向盘吹着空调,徐冉和同事们却忍受着已经超过37℃的高温工作。
他们已经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连续工作了4、5个小时,目的就是疏堵保畅,查处乱停乱放行为。
“入夏以来,我们基本上每天都会在这里执勤,身上的制服被汗水一遍遍浸透,都可以拧出水来。有时候我爱人帮我洗衣服,洗第一遍时都不起泡沫。太阳烤得地面发烫,隔着鞋,脚底都感觉在发烫。”徐冉说。
记者走近徐冉看到,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滴落,暴露在外面的皮肤明显要比遮盖着的皮肤颜色深很多,警服的后背湿漉漉的,散发着浓重的汗味。
“这个时候是下班高峰期,车流量特别多,并且有一些摩托车驾驶者不戴头盔,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我们必须站在第一线维护秩序。”徐冉说,不管他们多么辛苦,没有一个人抱怨,也没有一个人脱岗。
据了解,在市区内的每个红绿灯十字路口,都有几名像徐冉这样的交警在车流量高峰时间疏导交通。车辆不是很多的时候,可以轮班休息一下,他们的吃饭时间一般都在中午1点后和晚上7点后。
“这么热的天气,会不会感觉坚持不下去了?”记者问。
“作为一名交警,我深知责任重大,不管多热多累,我们都会时刻坚守岗位。”徐冉说完,在太阳穴抹了点风油精,大步向十字路口走去。
(记者 吴晓莹 实习生 尹素薇)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