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 吴青朋 葛利利 实习生 叶佳 徐傲雪)随着气温持续上升,市区各商场、超市、快餐店等私营性质场所成为市民“蹭凉”的好去处。然而相对于这些“私营性质”场所的热闹,我市各社区的图书室和活动室却无人问津。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居民对此怎么看?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
商场超市挤满了“蹭凉一族”
日前,在中商百货咸宁店,除了前来购物的顾客,记者看到几位市民坐在该商场地板上休息、纳凉,并三三两两地聊着天。一位曹姓老太太说:“孙女在五楼的儿童游乐区玩,反正也没别处可去,我就在这凉快凉快等着孙女。”
随后,记者又来到咸安肯德基,发现来这里“蹭凉”的市民更多,其中以老年人居多,整个快餐店里几乎座无虚席。一位年近七旬的陈大爷说:“在家里待着太热,孩子们白天都出去工作了,我一个人在家开空调太浪费。没事来这里坐坐,有人聊天,还有空调吹,多好。”
记者还在中百仓储咸安店、新华书店等场所看到同样的场景,大家的理由也差不多。
家住桂泉小区的曾女士道出了问题所在:“社区里没有设施齐全的纳凉点,我们只好到超市、商场这些地方来乘凉,边逛边吹空调。”
社区:图书馆和活动室无人问津
据了解,城区3个办事处共25个社区,这些社区的办公楼多为近年来新建,且基本都设有活动室或阅览室。这些地方能否成为盛夏的纳凉点呢?
记者随后走访了温泉城区和永安城区的14家社区,发现大部分社区没有开放活动室和阅览室为纳凉点。
记者还发现,虽然部分社区表示自己有纳凉点,但是纳凉的场所都是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无法发挥纳凉点的作用。
如温泉办事处南昌路社区,该社区服务大厅面积约30平方米,除去办公桌椅、服务台的部分,可供居民休憩的面积十分有限,而且仅服务台前有几把供居民办事时坐的椅子。记者采访时并没有看到居民在此纳凉。
还有永安办事处阳光社区,虽然便民服务大厅鼓励居民前来纳凉,可是大厅内除了几张办公桌椅,没有任何娱乐设施,且大厅冷气仅在工作时间开放,所以前来纳凉的居民也不多。
条件限制成社区纳凉瓶颈
为何社区活动室或者图书室不能作为纳凉点提供给居民呢?记者了解到,主要是社区经费紧张,活动室和图书室缺乏空调,居民不愿前往。
桂花路社区主任胡刚介绍,社区没有纳凉点,关键点在于社区没有这方面的资金。开设社区活动室或者图书馆供市民纳凉,需要购买空调、休息椅,需要人员管理和维护,开空调需要电费等,这些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没有上级部门资金支持,靠社区自身没有能力设置纳凉点。
希望桥社区负责人表示,现在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都提高了,活动室和图书室内必须装空调、饮水机,大家才待得住。但社区却没有相关的资金来源。
市民:谁来搭建一个纳凉点
“其实我们只要有个地方坐坐,喝杯茶聊个天就行。”花坛社区居民叶婆婆说,她和老伴平时常到商场蹭凉,但他们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更希望能在家附近纳凉,如果条件允许并不想走太远。
桂花路社区年过半百的陈师傅表示,目前社区内还有很多贫困居民,或者上了年纪的人,他们买不起空调,平时也很孤单。如果社区设立纳凉点,不但解决了他们的防暑问题,还能为他们的生活增添很多乐趣。
“我们看新闻的时候了解到,很多大城市的社区,都有免费的歇脚纳凉点,还配置了纯净水机、遮阳伞等配套物品,真的非常羡慕。”不少受访居民直言,面对三伏高温天,衷心希望我市相关部门能帮助社区增设免费纳凉点,给有需求的居民送上一份清凉。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广州企业送健康与关爱 赠咸宁社区居民解暑礼包
下一篇:
甜蜜“七夕”商机足 咸宁市民商家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