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程慧、通讯员徐富民报道:“今年到账的贷款真是帮了我大忙,正是有了这笔资金,我的农村淘宝实体店才能建起来,经营规模才能进一步扩大。”23日,通山县九宫山镇农村淘宝服务站内,看着崭新的柜台和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志昂满意地说。
32岁的陈志昂是九宫山镇富有村精准识别贫困户,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父母和哥哥也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去年,多次参加县里组织的电商培训班后,他开起了网店,搭上农村淘宝这趟“致富快车”。
由于经营有方、为商诚信,陈志昂的网店办得风生水起。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今年,他又办理了8万元扶贫贷款,建成村淘实体店,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销售模式。
这是通山县加快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在全省率先推进县域金融工程创新实践,在拓宽融资领域、疏通融资渠道、健全融资服务体系上积极探索创新,较好地破解了经济实体和项目建设融资难题,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该县在顶层设计上高开高起,通过举办讲座、召开座谈会、上门辅导等形式,传播现代金融理念和知识,讲解资本市场操作方法,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转变观念,对县域金融工程创新的目标路径、服务方式、制度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设计规划。
该县着力路径探索,在推进金融扶贫上先行先试,推出“邮储扶贫贷”、“精准扶贫贷”、“精准脱贫贷”等个性化产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无抵押、无担保、无需公职人员承担连带责任、全贴息的“三无一贴息”贷款方式,重点解决贫困户脱贫的资金需求。
为优化金融投资环境,该县专门成立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专班,协助银行清收不良贷款。同时,组建县域金融工程网和企业融资需求、银行信贷产品2个项目库,将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银行的信贷产品在网上及时发布,为银企对接服务。
据悉,由于在金融工程领域所做出的积极探索与创新,该县2016年被列入全省扩大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县。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