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赤壁市茶庵岭镇云台山村支书饶耀祖笑称:扶志、扶智、扶资,这三把“扶”,成为了劈开贫穷锁链的三把“斧”。
云台山村共625户,2890人,属于半丘陵地带,地理条件极差。全村贫困户达119户,致贫原因主要有三类:因残因病致贫、缺技术缺劳力致贫、因学致贫。
就在当天,贫困户饶以德在云台山脚下放牛,山脚下的温度很低,但他望着15头悠闲吃草的黄牛,心里却很火热。
一年前,60岁的饶以德的心却怎样也热不起来。饶家一家五口,因病致贫多年,为了驱除贫穷,饶家拼搏过、努力过、挣扎过,但全家依然被贫穷笼罩。在贫穷困苦中,饶以德渐渐习惯了贫穷的滋味,并对生活变得麻木。
当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饶家时,饶以德希望申请“政策兜底”。但村支书饶耀祖调研饶家的实际情况后,劝说饶以德能够靠双手摆脱贫困,甚至走上富路。
“过去,你未能摆脱贫穷是因为没有找对产业,没有技术撑腰。如今由政府来引领来致富,还不抓紧机会。”在饶耀祖再三的劝说下,饶以德重新点燃致富希望。
今年6月,饶以德获得了6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买回了15头小牛进行饲养,而且村里专程找来畜牧技术人员对他进行跟踪服务。如今小牛已长到400余斤。“还有一个多月,我的牛就能上市,刨去成本能赚8万多元。” 饶以德笑着盘算。
在云台山村5组,50岁的黄兵兰也是满脸笑容的在猪圈里忙着喂食。她说:这一切,都得感谢党的好政策。
黄兵兰口中的好政策就是精准扶贫。黄兵兰一家四口,因病因学致贫多年,她常年找到村里求救助。
“吃救助不是个长久的事,如今扶贫政策这么好,还是靠双手创造财富才能管长久。”在村副书记黄新光苦口婆心地劝说下,黄兵兰的思路也渐渐转了弯。
在村里帮助下,黄兵兰今年申请到了3万元贷款,买回15头猪仔,村里又免费送去了5头。如今20头猪仔长势正欢,黄兵兰说:春节前屠宰上市,少说能赚4万元。
不仅村里在努力扶贫,赤壁市检察院精准扶贫工作队协助镇村两级进一步细化扶贫规划及措施;同时,引导贫困户立足资源优势、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彻底破除“等靠要”等被动发展观念。
目前,在镇里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云台山村积极依托湘莲、甘蔗、茶园等传统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还通过光伏发电、畜牧养殖等新兴产业推动贫困户走上富路。
饶耀祖兴奋地说:事实证明,只要用好了扶志、扶智、扶资,这三把“扶”,今年年底云台山实现整村脱贫,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并不是空谈。(咸宁日报记者 甘青 通讯员 宋辉)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