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串珠成链塑精品
“不用跑婺源,也能看到这么美的油菜花海。”26日,天朗气清,咸安区马桥镇油菜花海里,武汉游客陈蔚夫妇带着女儿丫丫,漫步在被油菜花簇拥的田埂上,开心地说。
星期天,陈蔚一家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欣赏完油菜花,开车到刘家桥吃饭,下午赶去隐水洞,欣赏地下溶洞十里画廊的风光。
作为武汉的“后花园”,咸宁是陈蔚一家周末休闲最常去的地方。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陈蔚来咸宁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下了高速就是景点,两天就可以玩一条内容丰富的旅游线路。”
陈蔚的感受,是我市整合旅游资源,下活旅游一盘棋带来的实际变化。
在高位规划的引领下,我市着力构建“两圈两带”旅游线路和产品。
以环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及月亮湾周边为“一圈”,建设国际温泉休闲旅游度假城;以环葛仙山及周边为“一圈”,建设集观光、赏花、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为载体,建设旅游休闲度假示范景观带;以幕阜山沿线为纽带,建设美丽乡村旅游观光休闲示范区。
秉持“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我市加紧实施旅游全域化战略,努力实现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不断打响温泉旅游、三国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养生旅游等五大特色旅游。
产业融合,打造旅游新业态
“在‘旅游+’的基础上,我们将不断推进‘旅游业+’。通过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实质性融合,以旅游新业态的形式,实现产业的联动发展。”27日,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我市将通过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的全域融合,加快旅游多元化发展,拓展全领域产业融合,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利用农业资源、乡村资源、水利旅游资源,以及农业产业化园区、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农业观光、生态观光、水利旅游,加快旅游与与竹、茶、油茶三大百亿产业融合发展。
着力培育黄鹤楼酒业生态美酒庄园、赤壁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通城黄袍山国家油茶产业观光园、通山县石之缘文化博览园等一批工业旅游景区,在现代工业产业园中增加旅游功能。
实施旅游文化精品工程,深度挖掘温泉文化、桂月文化、嫦娥文化、三国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向阳湖名人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提升优化《嫦娥》、《香城恋》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演艺节目,借此激活沉睡的文化,为旅游创造附加值。
建设滑雪、滑草、攀岩探险、漂流等户外体育运动基地,开展汽车赛事、龙舟竞渡、水上竞技、滑翔跳伞、低空飞行等体育活动,积极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体育旅游。
补齐短板,提升旅游美誉度
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生态、深厚的历史,这些年,咸宁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发展,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逐年递增。
成绩是可喜的,但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短板也不容回避。主要表现在:
产业链条较短。资料显示,我市旅游资源富集,在全国68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拥有6大类46种。然而多年来,咸宁旅游的发展主要是建景点、景区、饭店,靠的是门票经济,走的是“景点旅游”发展模式,产业链条短、旅游商品不发达,缺少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的旅游产品。
立体营销欠缺。近年来,“香城泉都”旅游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逐步提升,但“香城泉都”作为一个整体形象,没有统一的宣传口号、logo、吉祥物、市歌、市花等,品牌形象不鲜明,对品牌形象造成重大影响。
针对存在的短板,我市将突出规划引领,通过打造月光之城、培育“九养咸宁”、引进旅游项目等,打造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在实施品牌战略、增加旅游交通、旅游文化、旅游信息、旅游厕所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创新营销手段,实施整体营销策略,不断提高“香城泉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咸宁日报记者 王远远 通讯员 孔祥轶)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