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社会 >> 正文

每年自掏腰包慰问家乡老党员 七一“走亲戚”,父子接力十二载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7-02 09:30

7月1日,崇阳县肖岭乡锁石村村委会,国家税务总局崇阳县税务局基层干部胡先红从崇阳县城驱车40余公里来村里“走亲戚”。他自掏腰包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党员每人送上200元的慰问金。受父亲的影响,胡先红每年7月1日都要回村里“走亲戚”,今年是第12年了。

父子接力反哺家乡 

是什么原因,让胡先红每年“七一”当天,都要从县城到锁石村来“走亲戚”,连续12年从不中断?

事情得从胡先红的祖父那一辈说起。

锁石村是胡先红的老家。胡先红的祖父家境贫寒,靠在别人家当长工谋生,一大家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后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当家做了主人,一家人才过上了好日子。

在胡先红的父亲胡金龙还小的时候,祖父就经常告诫他,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长辈的熏陶下,胡金龙从小就勤奋好学,工作上认真负责。胡金龙退休后一直没有忘记曾一起共事的村老党员,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冷暖。

“我们一大家都是从山里走出去的,翻身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每年‘七一’,我们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党员每人送200元慰问金,让他们买点米、油,就当我们走亲戚,这份情谊不能断。”父亲语重心长的话语,一直深深地刻在胡先红脑海中,直到现在都不曾忘记。于是,父子俩约定好,每年7月1日,都要回锁石村去走亲戚。

2014年7月1日,胡先红跟随父亲的脚步,第一次来到锁石村的老党员家中走亲戚。就这样,在父亲的影响下,胡先红从2014年开始,每年7月1日当天,都要回到锁石村,为村里的老党员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今年是第12年了。

“胡先红慰问的都是村里无退休工资、生活条件困难且年满60岁以上的老党员。他心系村里的发展,情牵困难老党员,十余年如一日,初心不改。特别是2022年,他家庭遭遇变故,经济困难,没想到他都没有中断,还是持续下来了。”锁石村党支部书记徐金国说。

爱心接力越走越远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7月1日上午,烈日炎炎,崇阳县肖岭乡锁石村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内,村里30余名党员在这里召开党员大会,重温入党誓词。那紧握的拳头,坚定的眼神,滚烫的誓言如同这火热的天气一样,点燃了每一位党员内心的激情。

“周爹,这是给您老的一点心意。”“杜叔,最近身体怎么样?”党员大会后,胡先红向在座的60岁以上老党员发放慰问金。

“小胡,感谢你啊,这么多年一直惦记着我们。”“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胡先红一边忙碌着,一边回答。当天,他一共为13名老党员送上了2600元的慰问金。

“我今年70岁,党龄50年,已经连续10年收到了胡先红同志送来的慰问金。一个人做好事,一年容易,两年容易,但是连续12年,就很不容易了。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学习胡先红同志的这种精神,带领村民们建设好自己的家园。”村民周国标说。

“我们村地处偏僻,村民大多在外打工谋生。胡先红为人忠厚,办事公道,村里建学校,修塘、修路,安装路灯,他个人就捐款2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了。”谈起胡先红,村民周新明有着说不完的话。

“我是1997年入党的,受到了党28年的培养,做了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未来,我仍然会继续坚持下去!”胡先红说。

(记者  庞赟  毛亚轩  通讯员  刘智利)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闯入看守所和拘留所上空“黑飞”直播 警方:没收无人机,罚款8000元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