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谌胜蓝报道:22日,在通山县大畈镇阳春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炒麻机正在炒出一锅锅香喷喷的芝麻、搅馅机正在将十几种原生态食料搅拌成馅泥,烤饼机上不时地出炉一锅锅金黄面皮的麻饼……十余台机器运转不停,四十余位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娴熟地忙碌着。
“大畈麻饼过去一直是以作坊传统手工模式,多达18道大工序。近年来引进了先进设备,其中8道大工序使用电能替代,不仅效率提高了一倍多,而且口感更佳,受到百姓的热捧。仅近二个月以来,实现网上销售突破300万元。”阳春园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阮玉霞介绍,过去柴火炒一锅芝麻,需要十六七分钟,现在用炒麻机只需六七分一锅,且不焦不糊,色泽匀称。
近年来,以通山阳春园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其他企业实行常年化加工,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
“阳春园”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展览会“金奖”,获得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日前,该公司已扩建厂房占地面积30亩,各种现代化生产机器都已到位,即将投入生产。
“‘阳春园’过去一直是以手工式、季节性生产,生产期每月电量1000多度。近几年逐步机器带入生产后,产品全年生产,每个月电量超过2万度。”通山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吉伦高介绍,供电公司每月定期上门进行检查,根据公司发展需求提供定制式服务。
据介绍,大畈镇是通山麻饼发源地,故统称“大畈麻饼”。全县以大畈镇为中心,从事麻饼加工规模企业有3家、作坊式小企业有32家。
如今,电能替代不仅走进规模企业,也慢慢走进了作坊式小企业,助力“大畈麻饼”年加工能力达到1800吨,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