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一场特殊的“考试”在温泉紧张进行。之所以称其特殊,一是出题人由6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担任,回答者则是8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二是这场“考试”还有部分市人大代表“旁听”,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不但要接受现场人员询问,还要接受市民的严格“评判”。
近两个小时里,备受市民关切的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学校“大班额”、校园周边环境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一一得到回答。
问之有“据”
询问权是监督法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权之一。
近年来,我市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迅猛推进,一些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问题出现,广大市民对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义务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
为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今年年初,经过充分讨论,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把听取市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工作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列入年度工作计划。
如何能问到“点子”上,问到群众的“心坎”里?掌握当前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显得尤为关键。
9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直8个职能部门和咸安区政府以及部分人大代表对城区中小学进行了全覆盖的实地调研,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调研报告。
“市城区中小学平均班额达到67人,个别学校班额达到90人以上,绝大部分学校处于超负荷状态。”
“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新建并正式招生入学的仅有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和梓山湖北大邦实验学校。”
“城区公办学校教师缺编严重。校园及周边环境差,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危害。”
“我市民办教育相对滞后,城区仅两所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且容量有限。”
一个个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被找出,给这场询问提供了重要“证据”。
问之尽“责”
有了前期掌握的详实情况,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问起来显得更有“底气”,也更显专业。问前不彩排,现场不作秀,问的大胆内行,答的坦诚实在。问出了压力与动力,答出了责任与承诺。在一问一答中,公开透明、紧张严肃的气氛与强烈的责任担当凝聚成推动工作的共识。
“如何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和择校热的问题?”专题询问一开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叶金才问道。
“一是在城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增加学位。在市城区和高新区新建三所学校,改扩建两所学校,对现有五所学校进行标准化配套建设。二是继续扩大联校办学规模,缩小校际间差距,逐步实现城区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的统一,消除择校热。”市教育局局长李旭东诚恳作答。
通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阮仕词对城区学校布局格外关注:“如何根据城市发展,在新楼盘开发中同步配套建设幼儿园和中小学,使远期控制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有机结合?”
市规划局局长李光表示,将全面启动新一轮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保障教育设施用地供给,优先考虑老城区幼儿园、中小学教育设施均衡化布局和校园标准化建设,对老城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优先供给。
“如何解决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学校建设资金?”
“如何打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持久战,还校园一片宁静的空间?”
一言一语贴民心,一问一答总关情。两个小时里,问者跟踪发问,一针见血,针对实际,有理有据,每一个都是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答者坦诚直言,不推卸责任、不回避矛盾,解释了疑惑,每个回答都代表了政府部门深刻的思考和慎重的承诺。
问之求“效”
专题询问“始于问而不止于答”,询问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实效、推动工作。而请市教育、规划、财政、城管、公安、食药监等部门负责人到场应询,除了一般意义上解疑释惑之外,还促使他们向人大代表、社会公众做出承诺。这无疑有利于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改进工作。
“我们还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加大解决问题的力度,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梳理,统筹协调,督促各级部门切实解决问题,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我市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询问过后,副市长刘复兴代表市政府作了表态发言。
面对“发问”,市直部门积极应答。但是,应答绝不是“结果”,市人大常委会还把更多的精力聚焦于“问”后。
专题询问后,市人大常委会将根据前期调研情况以及会议的审议情况,形成审议意见,交付市政府办理。
“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实现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期盼,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出席询问会的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汉桥指出,要优化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多措并举把义务教育办得更好。(咸宁日报记者 王恬 通讯员 程平利)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咸宁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决定
下一篇:
咸宁举行首届医保论坛暨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