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记者走进通城县隽水镇桃源水库库区,顿时被湖北瑶乡御草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材培育基地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吸引,这个被该县列为重点培育的中药材基地,目前已建成2000亩中药材苗圃。
“我们计划投资1亿元,用3至5年时间建成1万亩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并配套发展生态保健休闲观光农业。”该公司负责人李友利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到2021年,该公司将在隽水镇桃源村、五里镇湾头村、北港镇庄前村、大坪乡来苏村和内冲村流转土地8000亩,建设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目前,该中药材种苗培育基地主要种植白芨、七叶一枝花(重楼)、金钱莲、铁皮石斛、萱草、黄精等名贵药材。
“接种室投放了大量纯度为95%的乙醇,以确保每一个环节无菌化。”在李友利的引导下,记者换上无尘服,经过风淋室除尘后,进入洁净明亮、充满乙醇气体的接种室。只见穿着淡蓝色防尘服,戴着防尘帽和口罩的工作人员,一个个神情专注,正用精细的镊子从组培瓶中取出种苗进行分拣。
“分拣后的种苗将进入组培室进行常温培育,150天左右后移植到驯化大棚。”李友利指着组培瓶中鲜绿的中药芽苗说。
走进组培室,一排排晶莹剔透的组培瓶中,白芨、铁皮石斛、金钱莲等种苗,在培养基的滋养下生长旺盛,宛如一件件艺术品。
“为确保常年恒温,室内安装了空调。”循着李友利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空调显示为23℃,明显感觉到室内温暖如春。
在驯化大棚,嫩绿的芽苗破土而出,李友利按下手中的遥控器,喷灌设施缓缓启动,细密的水雾均匀洒向苗床,短短几分钟,整个大棚浇灌完毕。刘友利说,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下,一批种苗大约经过一年半时间就可培育出成株。
据了解,该公司项目建成后,中药材种植产年值可达10亿元,并可常年安排1000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周边2万农户通过种植中药材增收致富。(咸宁日报记者 李嘉)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委第四巡察组召开工作动员会进驻市旅游委
下一篇:
通山妈妈演唱团活跃乡村唱新曲 山歌声声颂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