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咸安区汀泗桥镇大坪村修建公路 竹子出山赚大钱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5-15 09:09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钰 特约记者 李星 通讯员 董静

  咸安区汀泗桥镇大坪村位于大山之上,山势陡峭,道路不通。虽有丰富的楠竹资源和珍奇山货,但囿于交通不便,一直难以转化成经济效益。

  但是,在区人大驻村工作队到来之后,大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坪村之前30年都没有办成的事情,这3年就都办成了。”村民吴礼安说。

  为了解决村里交通出行难题,区人大多方筹措资金260余万元,修建了28公里林区公路和9.8公里产业、旅游公路。2017年,这些公路全部通车。

  “以往山路不通,上山伐竹时一天的时间几乎都花在路途上。一个青壮劳动力原先一天只能砍40根竹子,现在可以砍400根,效率提高了10倍。”村民程方祥高兴的说,砍伐效率上去了,卖竹成本下来了,竹农收益自然多起来了。

  林区公路的通车解决了楠竹砍伐销售的难题,但光靠贩卖楠竹,群众收益还是偏低。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深层次挖掘楠竹附加值,区人大筹措资金280余万元,建立了大坪村竹业加工厂。今年4月,竹加工厂已正式投产,吸收了20余名贫困户就业,每年可消化原竹1万余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8万元。

  区人大驻村工作队队长余国华介绍,原先竹农都不愿卖竹,比如砍伐8吨楠竹需要8个工人,贩竹收入付了工钱后所剩不多。

  而现在,同样砍8吨竹只需要2个工人,节约下来的600元就是竹农自己的;竹加工厂建成后,竹农可在家门口贩竹,省掉大量运输费用,“以8吨楠竹计,现在大约600元的人工差价和480元的运输费可直接进入竹农荷包,竹农收入切实增长了。”余国华说。

  大坪村竹产业发展产生的大量用工需求,不仅给群众带来了务工收入,也带动了勤劳务实之风的形成。现如今的大坪村,村容整洁有序、村貌焕然一新,户户通公路,已经实现了脱贫摘帽。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2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将获中央财政支持
下一篇: 咸宁市直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政策调整 每年评审2次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