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饶红斌 通讯员 晏雄伟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
诚信是做人之本,更是商道之魂。
共筑商事诚信,建设信用咸宁,我市在行动。
准入降门槛,严管诚与信
2014年3月,我市全面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市场准入门槛大降,除金融类等实行审慎性监管的27类企业外,设立一般类企业,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也就是说设立一家公司,注册资本是一百万还是一千万,没有监管部门来审核出资是否到位,只要你认缴就行,但要为自己的信用买单。
政策如春风,企业呈井喷。“一元钱”也可开公司的说法不胫而走。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新政的当年,我市新增各类企业6512户,新增注册资本(金)总额237.0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5.36%和85.84%。截至今年6月20日,全市有各类企业36000余户,注册资本(金)2200亿元,这四年新增的企业翻番,新增的注册资本总额接近我市年GDP的两倍。
市政府2016年8月在市工商局召开全市“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总结部署市场主体监管工作,实行宽进严管,强化信用约束,维护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各方聚力,共同推进,核心工作直指企业信用监管。
信息及时上网,“好坏”一览无余
在经济交往中,信息透明对降低市场风险,保证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一家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你要知道这家企业是否正常经营,是否受到过处罚,它的信用记录如何,不然,交易安全成问题。
网上搜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这几个字,进入其官网,在查询窗口输入一家企业的名称或社会统一信用代码,这家企业的全景多维画像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它的基础信息、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信息一览无余。
发现这家企业有信用污点,你会与之合作吗?答案不言而明。
企业信息及时归集,应录尽录,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我市下真功,出实招,健全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即《市场检查权力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人员名录库》《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实施细则》。
当一家企业办好营业执照时,工商部门会通过系统将执照上的信息传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外公示,并在执照上载明年报公示网址和公示时间(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
按时报送年报就是企业的信用。每年上半年是工商部门最忙的日子,因为这个时段,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督促企业依法将其上一年度的基本情况、网站网店、股东及出资信息、对外投资信息、企业资产状况信息、股权变更信息、社保信息等向社会公示,避免一旦超过时限未报送年报而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也在是这个时段,人们会在公交车上的车载视频、公交站台、报纸、网上看到年报公益广告,企业也会听到工商年报提示电话、收到年报短信。
2014年、2015年、2016年,我市企业年报率分别为89.19%、91.42%、90.47%。截止今年5月15日,全市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行政许可信息14464条、行政处罚信息1024条,数据归集量全省排名第七。
这些信息是我市企业信用的全景画像,为外界了解我市企业信用状况,加强商务合作,开展诚信咸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失信受惩戒,处处受限
守信是本份,失信受惩戒,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这是商事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力求达到的理想效果,如今已在我市变成现实。
据悉,目前全市共有2500余户企业被列入异常名录,还有一些因违法受到查处并进行公示,信用也受到损害。它们在法定代表人任职、上市、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银行贷款、评先评优等方面受到限制,信用惩戒已发生威力。
某健身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咸宁分公司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被执法部门处罚3000元,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该公司总公司申报上市时被证监会否决。
某公司投资数千万元建成商厦,因未报送年报被列入异常名录,一些承租人已初步与其达成合作意向,但上网发现该公司处于异常状态后,合作告吹。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市直就有20余家公司负责人因信用受损被禁止乘坐飞机、高铁等,在政府采购、评先评优等活动中也被挡在门外。
资料显示,我市企业失信受惩戒的还是少数,多数企业积极参与信用咸宁建设,弘扬诚信,遵纪守法,天化麻业等303家企业获评2014-2015年度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在工商总局命名的“2014-2015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名单中,爱尔木业、华特电缆等11家企业榜上有名。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我市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朝构筑商事诚信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形成了“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