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世栋、通讯员 黄佳、吴韵雯报道: 8月20日,依旧高温无雨,但通过湖北省王英水库阳武干渠放出的抗旱水,让咸安区双溪、高桥、贺胜3个乡镇及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13万亩受旱农田“解渴”。
“半个月来,双溪村3000亩中晚稻受旱干裂,多亏阳武干渠及时开闸放水解决了旱情。”双溪桥镇双溪桥村支书周大钦对记者说,再放水三四天,保丰收没问题。
王英水库是保证咸宁、阳新、江夏、大冶、鄂州49.6万亩农田灌溉和200多万居民饮水的主体水源工程,其阳武干渠总干渠长50.08公里,在咸安境内长达46公里,可灌溉农田19.6万亩。
入夏以来,王英水库灌区迎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灌区乡镇普遍受灾,抗旱迫在眉睫。湖北省王英水库管理局高度重视,紧急研判,迅速启动抗旱应急响应。8月12日,经与咸安区防办会商后,王英水库管理局下达《关于开启阳武干渠杨林闸灌溉供水的调度令》,开启杨林闸首闸,为王英水库灌区咸安双溪、高桥、贺胜、横沟四镇“解渴”。
湖北省王英水库管理局把抗旱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把抗旱现场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课堂。
自8月12日放水第一天起,副局长李毓华、吴裕勇就“住”进了阳武干渠,坚持扎根在抗旱一线,与渠道管理职工并肩作战。15日,局长王文凯、局纪委书记吕忠军一行深入部分乡镇察看旱情,并现场检查渠道高边坡、渡槽、台渠等险工险段输水情况。
据悉,阳武干渠管理处党支部是老牌的红旗党支部,此次抗旱,阳武干渠管理处成立了党员先锋岗和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30多人坚守抗旱一线,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他们白天顶烈日战酷暑,夜晚不畏蚊虫叮咬,日夜穿梭在百里长渠上,查隐患、清淤障、看水位、轮值守、测流量、护水送水分水,用行动诠释了“舍得吃苦,无私奉献”的水利人精神。
已退休的阳武干渠管理处原主任陈小波,每天3次和梁瑛等年轻人一起巡渠,查水位,防渗漏。他说:“巡渠要做到脑勤手勤腿勤,眼到手到脚到。”
为了让群众更好的参与监督,渠道管理人员在沿渠100余个小型闸门上一一喷制联络电话,鼓励群众有问题及时咨询,有异常及时举报,确保抗旱灌溉有序进行。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省人社厅调研组来咸宁督查调研根治欠薪夏季行动
下一篇:
咸安区兑现奖励政策激励实体经济奔向高质量发展
26日,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河,几名工人正冒着酷暑清理水草和垃圾。 据了解,洪水退去,汀泗河水域水草疯长,杂物漂移,...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金志兵报道:22日,咸安区城乡管理执法局联合教育、卫生、工商、环卫等...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谭辉龙、胡剑芳报道:昨日,咸安区召开2015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各乡镇办场、区直单位和相...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樊萌、贺国华报道:“今天收到了3笔来自陕西和江苏的订单,累计订购丹桂...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谭辉龙、胡剑芳报道:4日,记者从咸安区“两会”获悉,该区今年将坚持绿色引领,强化创...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谭辉龙、胡剑芳、通讯员严运玲报道:5日,记者从咸安区获悉: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该区经...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黄海平报道:经过前期调查取证,13日,咸安区畜牧局执法人员依法取缔双溪...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李哲、陈雪飞报道:春暖花开好时节。21日,咸安区百里油菜花节活动拉开序幕...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甘青、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周军报道:昨日,咸安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呈现出一派火热繁忙景象。 天...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张春华报道:“目前水库的水位没有超过警戒线……”25日,在咸安区水利局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