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抱,溪水叮咚。在汀泗桥镇大桥村13组一片山坳田野上,圆溜溜的吊瓜爬满架,绿盈盈的八月瓜果挂枝。
“一根主蔓留4根子蔓,每根子蔓留4根孙蔓,多余的必须剪掉,以免营养不够,导致吊瓜个小。"6月19日,已脱贫的贫困户刘正源正在吊瓜基地手把手教11组贫困户王三三剪掉多余枝蔓,以利于滕茎更好生长。
今年34岁的刘正源,母亲是聋哑人,父亲有冠心病,因家庭贫困大学没毕业便外出打工。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回家尽孝,照顾父母,在区镇村各级政府帮助下,刘正源养猪又养鸡,吃苦耐劳。后在村副主任曾庆武带动下种植吊瓜62亩,目前种植的3号苗,由浙江绍兴农科院培育,并提供远程技术指导。还从湖南引进了山中野果八月瓜8亩。2019年收益达10万元。
刘正源介绍,今年天气好雨水足,真是人努力、天帮忙、政策好,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预计今年可产吊瓜籽2万斤,15一20元/斤。八月瓜产量1万斤,市场价10一15元/斤,收入可观。还带动了11组村民王三三种吊瓜10亩,2018年刘正源成为咸宁市脱贫之星,不仅带动同村贫困户王三三成功脱贫,还吸引10余个村民和贫困户在基地务工。
日子越过越顺的刘正源加入了咸安区青年企业家协会,正利用各种渠道平台销售产品。于2019年注册“瓜目乡看”商标,已获批。并准备上焙炒机械,提高吊瓜籽深加工附加值。
“润肺清热,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全镇已有百余村民种吊瓜,面积达400亩规模,形成抱团发展新业态。“该镇党委书记雷玲介绍,已注册商标,搞好包装,准备推介超市上货架,通过扶贫带货等方式,线上线下共谋农产品发展之路。(咸宁日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胡剑芳)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市首届易货贸易营销创新思维暨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即将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