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周萱报道:8月30日,记者走进咸安区贺胜桥镇万秀村的锐康家庭农场(宏盛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排排鸡舍如流水线一样整齐,地面干干净净没有丁点鸡粪,鸡舍温度、湿度适中,空气里也闻不到丝毫异味。
“我引进的是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经济高效、绿色环保。”农场的主人闵宏盛告诉记者,大多数时间他都不用进鸡舍,在办公室里通过监控画面了解鸡舍情况,动动手指操作一下控制仪器就可以了。
什么是蛋鸡“124模式”?市农科院畜牧所副所长付聪解释说,即1栋封闭式蛋鸡舍,层叠式饲养蛋鸡2万只以上,养殖过程实行喂料机、传送带清粪机、湿帘风机、集蛋机4机配套的蛋鸡自动化生产方式,具有自动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少、投资适宜等特点。
作为“吃螃蟹”的人,闵宏盛早在创业之初就开始探索引进绿色养殖技术。2012年,他从广东回到家乡贺胜桥镇办一个养鸡场,专门养殖蛋鸡。
“第一年是家庭式散养了5000只鸡,十分辛苦。”闵宏盛说,一大清早起来喂鸡,天一亮就骑着单轮到市区跑客户,下午回来捡鸡蛋、卖鸡蛋。他意识到,这样的散养耗时耗力,收效不高,还是要走规模化养殖的路子。
闵宏盛走访了周边省市多家蛋鸡养殖企业,了解到了蛋鸡养殖“153”模式,即一栋鸡舍、5000只鸡、3套自动化设备。第二年就引进了这种模式,第三年又将“153”模式升级为“124”模式。
频繁升级设备的投入不小,但闵宏盛认为值得:相较于“153”模式,“124”模式多了一条自动收集传送粪便的设备,基本实现了零污染,也更节省人力,让养殖过程更加卫生、绿色、环保。
绿色规模化养殖技术让闵宏盛尝到了甜头,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卫生、规范的养殖,也大大降低了病害风险,提高了产品质量。目前,他养殖蛋鸡10万只,年产蛋2000余万枚,主要销往广东等外地农贸批发市场,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技术一直在更新,我们不能落后。我打算引进一套粪便处理设备,将粪便处理成有机复合肥,进一步减少污染并再利用。马上与村里还有一个合作项目,升级为‘154’模式。”闵宏盛说,通过流转土地的形式,合作社与村里共建蛋鸡养殖场,养殖规模约20万只鸡,不仅可解决部分村民就业,还能增加村集体年收入15至20万元。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转型发展大家谈】抓好“三个关键”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畅通讯员张媛包苞贫困村集体如何实现稳定收入,成为带动百姓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县扶贫办主任何平说,滨...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我省24个畜禽品种被收录其中。所列畜禽遗传资源是城...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胡汉清报道:2017年度,嘉鱼县特色产业“脱贫之星”——官桥镇观音寺村贫困户吕红方、吕城通过发展家禽家...
炖鸡汤、白斩鸡、红烧鸡……摆满一大桌。他们有3个子女,大女儿出嫁了,二儿子、三女儿还在读书。乐家的鸡舍是瓦房,在住宅前...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柱特约记者童金健通讯员袁俊赤壁市车埠镇枫桥村的宋国清,原本是村里的贫困户,短短三年时间,他从每年...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谭昌强、通讯员聂夏云报道:连日来,嘉鱼县林下生态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张亮,正忙着将鸡舍、鸡苗运往各县...
咸宁网讯(通讯员钱惠李婷婷)近日,温泉办事处肖桥村二十二万伏路旁,村民乱搭乱建12个鸡棚等设施已全部拆除,路面更宽了,...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董红卫冯春)22日下午4时,咸安区野生动物保护站和咸安区林业站的工作人员在该区孝子山...
咸宁网讯通讯员卢建、杨远思报道:近日,在嘉鱼县新街镇罗家洲林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树林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鸡别墅,数...
咸宁网讯通讯员余忠华报道:7月7日至8日,崇阳县遭遇大暴雨,市民政局驻天城镇蛤蟆石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人员一起,对本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