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咸安汀泗桥镇聂家村科学轮作 1100亩高粱丰收在望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8-01 09:33

咸宁网讯 记者张欢、通讯员王迪报道:7月14日,咸安区汀泗桥镇聂家村,1100亩连片高粱秆壮叶肥,绿浪翻滚,即将迎来丰收。

这一充满生机的景象,来之不易——它是聂家村近年来下决心整治耕地、推动“小田并大田”改革的生动答卷。村党支部书记邓继承介绍,过去,这片土地上零散种植着经济效益不高的白杨树。“和村民一笔笔算过账,种白杨树,刨去成本,一亩地一年也就百十来块钱的收益。”

如何盘活资源?聂家村的答案是:流转整合,规模经营。将村民手中分散的、种着白杨树的土地集中流转,通过“小田并大田”整合改造,把零碎的“补丁地”变成平坦连片的“大块田”,一举破解土地碎片化、耕作效率低的难题。

土地整好了,谁来种、种什么?村里引入专业的种植市场主体,将集中连片的土地进行发包,规模化种植高粱。

邓继承给记者算起经济账和生态账:“高粱3月种下,8月初就能收第一茬,11月又能收获第二茬。收完高粱,地里马上种上油菜,让油菜充当‘绿肥’——压住杂草,养肥地力。等到来年3月翻耕入土,就是上好的有机肥,接着再种高粱。这样‘高粱+再生高粱+绿肥油菜’的轮作模式,实现一地多收,效益看得见,土地也越种越肥……”

如今,聂家村这1100亩高粱长势正旺,昔日的低效地、闲散地,已变身孕育希望的“聚宝盆”。村民的土地流转租金收入上涨了,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模式,让现代农业的活力激荡田野。这条融合土地整治、规模经营与科学轮作的新路径,不仅高效盘活了土地资源,更让农民看到了土地生金的巨大潜力,为聂家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扎实可行的振兴之路。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通山闯王镇千亩砂梨迎丰收 特色产业绘就富民图景
下一篇: 赤壁市下足“绣花”功夫 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