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张欢、通讯员王迪报道:7月14日,咸安区汀泗桥镇聂家村,1100亩连片高粱秆壮叶肥,绿浪翻滚,即将迎来丰收。
这一充满生机的景象,来之不易——它是聂家村近年来下决心整治耕地、推动“小田并大田”改革的生动答卷。村党支部书记邓继承介绍,过去,这片土地上零散种植着经济效益不高的白杨树。“和村民一笔笔算过账,种白杨树,刨去成本,一亩地一年也就百十来块钱的收益。”
如何盘活资源?聂家村的答案是:流转整合,规模经营。将村民手中分散的、种着白杨树的土地集中流转,通过“小田并大田”整合改造,把零碎的“补丁地”变成平坦连片的“大块田”,一举破解土地碎片化、耕作效率低的难题。
土地整好了,谁来种、种什么?村里引入专业的种植市场主体,将集中连片的土地进行发包,规模化种植高粱。
邓继承给记者算起经济账和生态账:“高粱3月种下,8月初就能收第一茬,11月又能收获第二茬。收完高粱,地里马上种上油菜,让油菜充当‘绿肥’——压住杂草,养肥地力。等到来年3月翻耕入土,就是上好的有机肥,接着再种高粱。这样‘高粱+再生高粱+绿肥油菜’的轮作模式,实现一地多收,效益看得见,土地也越种越肥……”
如今,聂家村这1100亩高粱长势正旺,昔日的低效地、闲散地,已变身孕育希望的“聚宝盆”。村民的土地流转租金收入上涨了,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模式,让现代农业的活力激荡田野。这条融合土地整治、规模经营与科学轮作的新路径,不仅高效盘活了土地资源,更让农民看到了土地生金的巨大潜力,为聂家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扎实可行的振兴之路。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通山闯王镇千亩砂梨迎丰收 特色产业绘就富民图景
下一篇:
赤壁市下足“绣花”功夫 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
咸宁网讯记者吴文谨、通讯员陈涵报道:6月1日,在咸安区官埠桥镇雨坛垴村大屋周、新屋周两个村湾沿湖片区,挖掘机翻地修复、...
,我市近期出台了《咸宁市中心城区土地征收工作程序实施细则》,规范土地征收行为,维护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
赤壁市新店镇甲村村民邓某找到镇调解委员会,希望能够帮助他调解与新店镇乙村村民周某之间的土地纠纷。
春天里,行走在咸安的乡间田畴,田埂越来越少,田块越来越大,曾经碎片化的土地如今被织成一张绿毯,大气磅礴。
朱小平对金福阳企业土地办证问题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希望金福阳企业克服自身短板和不足,处理好土地边界关系,快速走出...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王恬、通讯员魏明明、汤伟报道:4日,嘉鱼县官桥镇大牛山村村民陈仁彰在自家油菜田里清沟。 陈仁彰...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闻期骏、通讯员胡放明报道:23日,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副局长高伟一行来咸,对我市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整合...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王恬、通讯员魏明明、汤伟报道:4日,嘉鱼县官桥镇大牛山村村民陈仁彰在自家油菜田里清沟。 陈仁彰...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 董敏、实习生 蒋敦文报道:10月20日上午,赤壁市P[2017]19号地块被该市鹏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收...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陶然、通讯员吴小兵报道:“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利于国计民生。以自然资源资产有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