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谭宏宇、通讯员甘紫丹、李文燕报道:8月1日,记者走进咸宁高新区元气森林园区内的企业大门,一块蓝白相间的“律师联系牌”最先跃入眼帘——上面清晰标注着公共法律服务律师的姓名、电话与所在机构。
“这是我们高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免费为园区企业提供的一对一非诉讼法律服务。目前,中心律师已对接上园区内100余家企业,并挂牌开展工作。”咸宁高新区司法分局局长曾卫东介绍。
2022年8月,我市建成首家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向高新区所有企业和职工提供免费的非诉讼法律服务。
在该中心,3家入驻的专业律所每天安排律师轮流值班。值班律师接受当事人咨询后,必须负责到底,避免久拖不决。
“多亏律师对我们的劳动合同签订风险进行了提示,才发现了这个用工隐患。”采访现场,福人金身药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曾希望感激地说。
此前,律师张超在对福人金身药业进行法律风险和法律服务需求摸底调研时发现,有部分50岁左右的新进员工觉得自己年纪较大,此时才开始缴纳社保作用不大,便向企业提出将缴纳社保的钱以工资的形式进行发放。并在签订合同时,与企业书面约定“自愿放弃社保、意外自负、企业无需承担责任”。
“这种约定看似你情我愿,实则没有法律效力。”张超介绍,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一旦有员工发生工伤,企业仍需承担赔偿责任。
福人金身药业随即在律师指导下依法整改,为剩余未缴纳社保的员工统一购买了保险。
在此期间,他们还发现该企业一名员工的社保缴纳操作异常,排查出这名员工已超过退休年龄,是冒用亲属身份证入职的。“当时我和企业负责人一起对这位员工进行了普法劝说,最终她同意以签订劳务合同的方式继续留在企业上班。”张超说。
“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举措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曾希望介绍,不仅员工的法律意识明显提升,企业在法律风险防控、纠纷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也显著增强,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律师驻进来,服务送上门。高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常态化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累计在园区企业开展用工合同、安全生产、禁毒警示教育、劳动者合法权益等专题培训120余场;相继对蒲瑞科、博洛尼、阿普达、福人金身药业等100余家企业进行全覆盖式“法治体检”。
据了解,该中心成立后,市直3家律所16名值班律师为园区企业、项目和职工共提供法律咨询2100余次,成功调处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借款、婚姻家庭、交通事故等各类矛盾纠纷510余件,为企业节约聘请律师资金1800余万元,为企业规避损失3000余万元。
从一块块律师联系牌,到深入肌理的普法培训、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矛盾化解……咸宁高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以触手可及的法律服务,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咸宁市园林部门打出“组合拳”为城市绿化“消暑解渴”
下一篇:
身残志坚逐梦赛场 咸宁市残疾人运动员备战全国残特奥会
咸宁网讯通讯员杨波、朱传亮报道:今年以来,通城县司法局积极筹备,多方谋划,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进...
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陈涵周慧咸安区司法局安排部署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重点工作。据了解,乡镇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主要是接待群...
咸宁网讯(记者吴青朋 通讯员卢聪)近日,我市首个、全省第二家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建成启用,这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
咸宁网讯通讯员张娜报道:为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发展作用, 7月14日,通山县司法局、通山县工商业联...
下一步,市公共法律服务团将持续走进基层一线,结合群众法治需求,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提...
目前,全市已建成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70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1074个。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务实为民,着力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崇阳县司法局紧扣“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县域经济”等中心工作,组织发动法律...
崇阳县司法局紧扣“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县域经济”等中心工作,组织发动法律...
同时,崇阳县司法局还加强全县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确保和谐稳定,为崇阳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