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华宇中艺创始人卢青云,感慨这半年的变化:减少审批程序,晒出“权力清单”,政府这次确实是动真的、来硬的。也是这半年,她公司办理手续不再那么繁琐漫长。
这不仅仅是卢青云的个人感受。
这半年,崇阳以民生问题导向的行政服务改革风生水起,关键环节纵深突破。这就是——
“晒权力”来个“壮士断腕”,“堵腐洞”干脆“釜底抽薪”!
民生问题能否得到持续改善,是群众最大的关切。教育实践活动有没有成效,就看解没解决实质问题,群众是否真正满意。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多次深入崇阳调查研究,强调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动行政服务改革破冰前行,改出成效,形成经验。
市委书记任振鹤、市长丁小强多次深入崇阳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要求政务服务改革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一项项关乎全县47万百姓的民生改革,次第推出——
过去行政服务中心虽然设立了窗口,但“神龙见首不见尾”,“犹抱琵琶半遮面”。群众办事还是不方便。
基于此,他们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一委一办(局)一中心”的作法,将分散在各部门管理的建设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房地产交易等行业交易中心进行有机整合,打造集中统一的“崇阳政务超市”。
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压缩时限,精简手续,建立网上审批系统,实现了全省“审批项目最少,审批收费最低,审批时间最短”的目标。
不仅如此,县里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打造技术先进、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发标、竞标、评标、定标等实行全程电子监控,为各方主体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
“既实现了群众办事不求人的目标,又公开了权力清单,从源头上堵住腐败,使政府部门形象公开透明,老百姓服气顺心。”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吴旭辉说。
除县行政服务中心实现简政放权,把原来“群众到处找”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一个窗口、一条龙”的全方位服务。
白霓镇投资150万元,率先在全县建成新的政务服务中心,并顺利将“七站八所”的镇直部门迁入办公。如办理身份证和社保卡、缴水电费等,群众无须舍近求远,只需在家门口办理。
该县计划在今年内完成铜钟、桂花、青山、肖岭5个乡镇的试点改革,并于明年底实现全覆盖。
对涉及民生和发展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工业项目,崇阳实行“绿色通道”制,全程协调,挂牌办结,并一律简化手续,最大限度便民利民,对申请人所办事项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尽量让当事人少跑“冤枉路、重复路”。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县政务服务中心每个窗口单位都有一块醒目的电子政务显示屏。据了解,这是对服务事项的受理、办理、收费、出证等各个环节,均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现场巡查,组织检查等各种手段实行动态监督。
该县政务服务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缩短行政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打造阳光交易平台,把权力“关进玻璃房”,“置于显示屏”,使管理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分离”,实现“裁判员”和“运动员”角色分离,有效遏制行业垄断和部门利益膨胀,预防腐败现象滋生。
“从‘初涉浅滩’到‘穿越深水区’,从‘物理组合’到‘化学反应’,崇阳在全省率先建立集中统一的政府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集约化、阳光化的‘崇阳模式’”,县委书记杨良锋说。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边界,把政府的工作重心从行政审批转向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上来。”县长杭莺说。
崇阳的这项改革,是全新课题,没有固定的模式照搬,没有成熟的范本借鉴,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从资源分散到集中整合,从初步试水到率先突破,崇阳卫计行政机构改革和服务机构改革步伐铿锵。
通过优化,卫生计生机构整体瘦身,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院站合一”,199个行政村、社区卫生室、计生服务室“两室合一”整合到位。
同时,改革红利释放,百姓得到最大实惠,达到了“整合、提升、搞活、双赢、惠民”的目的。借力卫计改革,全县形成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了“硬件更硬,软件更优”。
这种“崇阳模式”, 吸引了众多目光。目前全国各地有20多家单位前来崇阳“取经”。
晒权力,堵腐洞,出手不含糊;小政府,大服务,改革向前走。
从“半抱琵琶”到“壮士断腕”,彰显政务服务改革的“崇阳力度”。
(记者 刘文景 王凡 特约记者 蔡亚君 通讯员 雷应华 沈忱)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