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光明日报撰文:武汉的“水文章”

来源: 时间:2017-06-04 19:45
  

   “武汉将对长江沿线生态滨水岸线、重要景观廊道开展生态修复,延展和提升两岸江滩公园。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主任工程师何灵聪说,长江主轴规划体系构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将于今年年内完成。

      这一方案为绿色生态江城建设又添上了亮丽的一笔。近年来,武汉将生态建设、人文情怀融入城市发展,让城市显山露水,生态建设给江城人民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

  1.建设海绵城市,做好江城水文章

      提到武汉,人们会想到黄鹤楼。诗仙李白留下名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中的江城成为这座城的千古美名。

      江城诸多地名与建筑,是治水的见证与缩影。晴川阁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张公堤既阻挡了洪水,又圈出了汉口的雏形。龙王庙是抗洪的望哨,江滩公园的武汉防洪纪念碑更是这座城市同舟共济的精神象征。

      武汉因水而兴,也因水而忧,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史。武汉在历史上是一块沼泽地,择水而居、与水共生,背靠大江大湖,地势低又排水不畅,与生俱来就面临着兴利除弊的难题。

      一到雨季,武汉就好比一个地势低洼的盆子。每年的六七月遇暴雨都会出现水漫街道的景象,让武汉人民揪心。

      20167月初,武汉市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市中心城区遭遇严重的内涝。汉口江滩亲水平台完全被淹,城区多条主干道严重渍水,地铁四号线数站入口变成了水帘洞。南湖出现湖水倒灌,导致南湖小区浸泡在水中十余天。不少家住南湖小区的市民有家不能归,家中的不少电器与家具已被泡坏,损失严重。无情的水灾威胁着江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民治水刻不容缓。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多次调研治水,再三强调江城治水的重要性与急迫性,并指出,今后武汉治水的主要工作集中在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即四水共治

      2017年年初,武汉市明确水优势是城市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四水共治是武汉的生命线工程。武汉要以四水共治为突破口,以打造滨水生态绿城为目标,以四水共治实现水患转为水利,让武汉人民共享治水新成果。

      据统计,武汉市中心城区22个排水水系,现有泵站总抽排能力980立方米/秒,综合评估现有排水设施的能力,仅能抵御小时降雨量34.5毫米、日降雨量100毫米内的暴雨。武汉全市所需的抽排能力为2000立方米/秒,在2017年汛前,中心城区要建成16个骨干项目,2021年建成汉口地区排水深隧系统,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才能达到“20年一遇水平

      20154月,武汉入选我国首批16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并连续3年获得每年5亿元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

      位于汉口西北郊的一块50多公顷的土地,是武汉金口垃圾场,来自汉口片区的城市垃圾集中在这里,等待着被消纳。垃圾场日积月累,产生的填埋臭气、垃圾渗滤液等污染物,对旁边小河产生了二次污染,造成了安全隐患,这里也成为人们远离的孤岛

      60多岁的张老先生一直住在这里,整日臭气熏天,即使在酷热的夏天,也不敢开窗,恶劣的环境让不少居民无奈地搬了家。

      这样一个令人逃离的垃圾场,从2012年申办到2015年主办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仅三年时间,就变成了武汉百年城市生态样本、全国最大的海绵公园——园博园。

      金口垃圾场的生态修复工作采用世界上先进的好氧降解技术,以加速垃圾的降解。同时,采用特殊材料将地下垃圾完全封闭起来。这样,治理后的垃圾场成为无异味、不流污水的净土。同时,这里还修建了6个容量各200吨的弃流池,以及12个雨水花园。雨过天晴时,全园可将雨水储存。下雨时,又可吸收近七成雨水,不再畏惧暴雨天气。

      臭味没了,四处鸟语花香,集净化、蓄水等功能为一体的武汉园博园的建成,让这里10万居民受益良多。据调查,园博园开建后,周边社区约有600户居民搬回,许多居民加入了园博志愿者队伍。张老先生是其中一员:看,这里多美。我做志愿者,是为了让市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园博园的历史与现在。

      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形象工程,老百姓的真实获得感是检验工程好坏的标准。在海绵化改造初见成果的青山区,市民欣喜发现,被洒水车冲刷后的路面不再像以往那样湿漉漉了。在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海绵设施的装点下,路面好似一块海绵,迅速吸干了多余水分。

      今年,海绵建设进入考核年,国家将对试点城市建设情况进行检验。目前,武汉市青山区临江大道、临江港湾小区等海绵城市建设改造项目经过雨水的实战考验,效果良好。

      为民治水,变水患水利,在武汉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上善若水,依水而起,在国家实施的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武汉已步入了长江建设的新时代。

  2.融入人文理念,构建宜居生活圈

      江城的设计与布局,始终将提高人们生活空间的宜居舒适度作为城市发展目标,在城市建设中注重融入人文理念。

      从规划中可以看到,武汉更加注重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设计了六线四界来固化“1+6”空间格局。所谓六线即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四界即城区永久开发边界、主城永久性增长边界、基本生态永久性保护边界和城市历史文化永久性保护边界。

      当前,武汉正在筹划建设长江主轴,围绕武汉主城区长江段,打造出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武汉将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未来5年,武汉将逐步建立起“15分钟生活圈,市民在离家步行15分钟范围内,可以便捷到达购物、健身、休闲等相关配套设施场所。同时,市民在家门口将能欣赏世界级文化盛宴与世界级体育赛事。

      近来到武汉的人,经常会去建成不久的东湖绿道。这条绿道全长28.7公里,为武汉市民提供了休闲、郊游、健身、亲水的好去处。绿道二期工程已于今年3月开建,规划总长68.8公里。

      东湖是我国水域面积最大的城中湖之一,湖面碧波荡漾,湖岸垂柳依依。作为城市绿心,这里将成为武汉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世界级名片,对协调城市生态与城市建设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武汉的城市建设是立体的,地上是座城,地下也是座城。武汉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兴修城市地铁。目前,武汉市已开通4条线路、1条轻轨线,同时还有12条地铁线同时在建。

      去年年底,武汉开通机场地铁,串起了地铁优生活圈,进一步方便了市民出行。从家门口坐地铁就能到机场,再也不担心堵在路上了。市民刘女士说。

  3.打造六大风道,缓解城市热效应

      作为传统四大火炉之一,武汉的夏天是潮湿、闷热的,总叫人不爽。然而,近年来武汉摘掉了四大火炉的帽子,夏季平均气温升幅较其他地区相对减缓,这既得益于武汉城市绿化不断提速,也与城市设计中的六大风道为城市开窗通风密切相关。

      城市热岛效应曾在武汉体现得尤为明显。从气候上看,武汉的火气天生的:它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盛夏非常闷热。

      15年内武汉市20余幅热红外波段遥感影像表明,武汉市热岛区域在扩大:以老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外围新城区扩散,从两江交汇处,扩散到一环、二环至三环之间地区。

      建设城市通风廊道,给城市送风,成为打破铁桶、缓解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

      2009年,武汉市提出打造降温型园林城市,并在当年公布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利用武汉市六片放射型生态楔形绿地,形成六条风道,为城区送来凉风。这六大绿楔包括后官湖生态绿楔、府河生态绿楔、武湖生态绿楔、大东湖生态绿楔、汤逊湖生态绿楔、青菱湖生态绿楔。所形成的六条风道分别是:东湖风道、汤逊湖风道、武湖风道、府河风道、后官湖风道、青菱湖风道等。

      风能借助山系和水系而流动,武昌外城的风通过梁子湖水系牛山湖、豹獬湖,再到龙泉山风景区,穿过中州岛、栗庙岛到达汤逊湖,随后来到东湖风景区,经水果湖走东沙通道,一路可以从沙湖大桥吹向汉口。外围的凉风借由汤逊湖生态绿楔、大东湖生态绿楔吹入市中心后,武汉中心城区夏季最高温度平均能下降12

      “要缓解热岛效应,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千万不能围湖。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余庄说,一旦湖面被围死了,风就没办法流动起来。

      为此,《武汉都市发展区12000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在留出的1566平方公里生态底线区里,仅允许确需建设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生态型农业设施、公园绿地及必要的风景游赏设施等4类项目进入,避免高楼阻挡风道。

      在通风廊道方面,武汉目前已形成影响市域气温平衡的两级补偿区。一级风道包括长江风道、大东湖风道、汤逊湖风道、沙湖风道、后官湖风道。二级风道是指与主导风向较一致的城市干道、城市公园、开敞空间、街头绿地、连片的低密度区,主城区范围内二级风道共有24条。

      在水系设计方面,武汉近年来连续推出了武昌的大东湖6湖连通、汉阳的6湖连通、汉口的7湖连通、武汉开发区的20湖泊连通工程,通过水系的连接,让风自然流动,通过水体的流动,为周边局部降温。

      武汉在国内率先为城市划出风道和生态走廊、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尝试,被国际规划界评价具有全球示范效应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表示,开展城市风道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将郊外的风引入中心城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二是利用城市风道将雾霾吹走,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本报记者 夏静)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经济日报推出重磅文章:湖北加快实现动能转换
下一篇: 人民日报文章:湖北跑出转型发展新纪录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