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20时至14日13时,咸宁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强暴雨导致城区部分路段积水,部分乡镇农田被淹,道路受损,房屋积水严重。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
在市防指的统一指挥下,一场与强暴雨的决战在全域打响。
河堤上,积水中,水库边,党员干部群众、武警官兵、公安干警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纷纷奔赴抗洪抢险一线,与洪水搏斗,与灾难抗争,谱写了一曲凝心聚力抗洪魔的正能量之歌。
第一时间部署
“ 七下八上”,历来是咸宁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今年入汛以来,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我市各级防指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水情、雨情及工情的变化,力求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8月11日,市防指收到国家防办和省有关防范暴雨工作的通知及气象预报后,迅速采取措施,第一时间部署防汛抗灾各项工作。
市领导针对此次暴雨防范工作迅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范及应急各项工作。市政府办、市防汛办紧急下发做好当前强降雨防汛工作的通知。
市防办启动紧急会商机制,组织气象、水文部门进行会商分析,研判水雨情,并及时将省、市有关做好此次强降雨防范工作的要求转发到各县(市、区)防指。
各级防汛责任人迅速进岗到位,各县市区紧急召开防汛会商会,就暴雨灾害防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市防办和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和雨情水情汛情发展变化,在防汛微信群滚动播发降雨情况,及时发布12个预警信号。
各级党委政府、防办、气象、水文和相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加强沟通联系,及时通报水雨情和汛情,确保信息畅通。
打好提前量,加强科学调度是关键。强降雨来临前,全市所有水库全开输水管放水灌溉,提前降低水库水位,提前开启河道闸站。
第一时间行动
在洪灾大汛面前,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应对汛情灾情,带头冲在前,当表率。
灾情发生后,市领导丁小强、王远鹤、吴晖均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市领导亲赴一线察看灾情,指导抢险救灾。
各级各部门高度自觉,迅速到岗到位。市防办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灾情严重的通城、崇阳、咸安进行核灾,并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气象灾害(暴雨)III级应急响应,市武警、消防、公安、住建、城管等部门全员上阵,迅速组织人员力量加强巡查管理,防止人员伤亡。
市政管理处启动三级防汛预案,全体干部职工分别奔赴各处抢排积水;市交管等部门积极行动,封闭部分积水路段,安排专人疏导交通;市城管执法局迅速组织防汛抢险突击队赶赴各积水路段,设置警示牌。
咸安区加密会商,区领导迅速赶赴各自防区查看指导抢险救灾,组织人员力量紧急开展排涝排渍,提前转移群众2700余人,并做好群众安置工作。
崇阳县领导第一时间赶赴各自所联系的乡镇、村指导救灾,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技术人员对水库河堤、交通桥梁、地质灾害防范点等加强防范、排险。
通城县12日20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县“四大家”领导和水库包保县直单位迅速赶赴包保水库,加强值守巡查,排查安全隐患,并指导乡镇抗灾救灾。
其他县市区党员干部迅速行动,把防汛战场当做两学一做考场,确保老百姓生产生活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财物等损失。
第一时间救援
8月13日,咸安区的一个村庄被大水淹没,积水深达3米,一家七口人被困危楼中。危急关头,消防官兵紧急奔赴现场,摸黑将这七口人救出。
消防官兵涉水救人的场面,屡屡在这场洪灾中出现,感动了无数人。
20米宽的洪流中,一根绳索架起“生命通道”,崇阳县消防中队消防官兵张正鹏攀绳抢渡过河固定绳索,往返24次救出21人。因为他的壮举,群众亲切赞誉他为“抢渡哥”。
我市全体消防官兵严阵以待,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些可爱的消防官兵,始终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
截止8月14日16时,市消防支队共接警情106起,出动车辆160辆次,舟艇309艘次,官兵1153人次,营救疏散被困人员2062人。
公安民警,也是一支重要救援力量。咸安区官埠派出所民警,赶到辖区旗鼓大道南玻公司附近地段,一遍又一遍地走进齐胸深的积水中,将7名被困洪水中的群众救出。
咸宁市公安局抢险突击队员,前往咸安区桂花镇一木材厂,将被洪水困在厂区内的两名群众救出。
全市公安机关迅速启动防汛救灾应急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救灾,做到“洪水不撤公安就不撤”,最大可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初步统计,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2160余人次,救援车辆280余台次,冲锋舟90余艘次,开隐患排查、安全转移、交通疏导等工作。
第一时间保障
据初步统计,截至14日13时,暴雨共导致我市57个乡镇17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2.2万亩,倒塌房屋74间,转移人口16508人,直接经济损失53927万元。
灾情发生后,我市积极主动应对灾情,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力争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根据受灾情况,咸安区设立向阳湖镇宝塔中学和马桥镇高赛小学两个临时集中灾民安置点,紧急调拨发放救灾资金和物资,切实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将灾区群众生活安排工作摆到首要位置,
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病得到及时医治。
在咸安区马桥镇高赛小学安置点内,37名受灾群众安置在此。区民政局送来了50床棉被,镇里自备了2000份方便面,2000瓶水,镇卫生院派来6名医护人员。
各地加强应急值守,认真排查各类险情,切实强化人员转移和避险,特别是要落实好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重点群体的看护和转移工作,不漏一户一人,确保群众安全。同时,配齐配强救灾人员队伍,及时对库存救灾物资进行清点和补充,做好应急保障准备。
全市民政部门派出42个工作专班深入重灾乡镇走村串户,开展查灾核灾,建好灾情台账,为下一步救助工作提供准确详实的依据。
目前,全市无人员伤亡,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稳定。国家防总工作组到咸宁检查指导防汛救灾时,给予高度肯定。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