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李嘉、通讯员王文辉、李世鹏、陈浩报道:9月19日,在通城县麦市镇麦市村二组,满山油茶硕果累累,在雨水滋润下,枝叶越发茂盛,饱满的油茶果透着红润。
这片油茶林的主人名叫黄国良。2010年他响应号召返乡创业,通过“公司+基地”模式与湖北黄袍山油茶公司合作,流转200亩荒山发展油茶种植。
“公司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指导,收获后以市价收购油茶鲜果。”黄国良介绍,基地从2015年开始试挂果,今年已经是第三年。
通城地处幕阜山北麓,山多地少,土壤和气候适宜种植油茶,老百姓素有种油茶、榨茶油的传统,黄国良只是该县油茶种植大户之一。
据县林业局副局长吴中亮介绍,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2.36万亩。
在大力发展油茶基地的同时,该县充分挖掘和利用油茶林空间优势,着力推进“油茶产业+林下种养殖业”模式。
四庄乡大源村新敏家庭农场,流转林地800亩,采取与贫困户按3:7比例合作分红的方式,在油茶林下发展养殖业,带领4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6300元。
仅去年,全县林下经济年产值达5000万元,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致富”的新路。
打造产地直供旅游业,是该县探索“油茶产业+旅游”的新模式。该县通过与国内著名私募融资平台——运筹平台联手,结合“互联网+”生态林新形势,推出产地直供生态旅游产品。
“公司首期推出即将挂果的高产基地1万亩,消费者只需缴纳1亩油茶林的建设费用便可成为公司会员。”黄袍山公司总经理方大兵介绍,会员不仅可享受基地专属冠名、专属定制包装,还可享受两天一夜油茶基地生态体验游。
与此同时,该县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加大油茶品牌创建力度。在全省率先应用“无纺轻基”、“芽苗砧嫁接”等技术,培育优质苗圃基地,向良种繁育基地定点育苗、定向供苗,实现标准化生产。2015年,通城油茶成为全县首个地理认证标识,黄袍山公司创立的“本草天香”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持续投入得到了有效回报。目前,通城县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近32亿元,占全县GDP的12.8%,带动农民年创收2.1亿元以上。全县油茶种植、加工、销售及旅游等已形成规模。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