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明助
促进共享单车市场健康发展,各方都有“功课”要补
企业需要补好社会责任课。作为共享单车市场的主体,企业首当其冲要承担起市场主体责任,做到有序投放,精细管理,将社会责任和用户利益放在优先位置。
政府部门需要补好引导监管课。应尽快明确监管牵头单位,建立起联合监管机制,出台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明确各方责任义务,既要管住,又要管好,为共享单车市场“保驾护航”。
用户需要补好社会规则课。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共享单车有其运行规则。作为共享者的市民,要提高公共意识,遵守社会规则,切不可因一己之利、一己之便、一己之愤随意停放、恶意毁坏,给城市形象抹黑。
回溯共享单车成长轨迹,“走红”背后留给我们诸多启示
2016年,共享单车开始在大众视野中出现,并迅速蹿红。走出国门、俘获海外粉丝、成为新四大发明之一,无一不是共享单车热度的象征。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企业出局跑路、用户押金难退的新闻,也不时见诸网络和报端。
2017年下半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冷静、政府监管的加强,共享单车市场逐渐规范有序,行业发展步入蓝海时代。
启示一,共享单车成功“走红”,既是共享经济发展的产物,更离不开创新创业、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
启示二,共享单车市场从“最初的疯狂”,到如今渐入佳境,行业的自律、政府的监管,缺一不可。
启示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涌动,“三抓一优”持续发力,有没有咸宁本土企业、创业者抓住机遇,创新突破,打造出咸宁版“共享单车”,值得期待。
放眼共享经济时代,咸宁大有文章可做
共享单车,已不单单是一部单车。共享单车的走红,预示着共享经济时代的开启。
面对方兴未艾的共享经济,咸宁不能坐等被融入,而应结合自身优势主动出击,有所作为。
其一,共享经济,离不开大数据、物联网、信息技术等产业的支撑。咸宁在招商引资、产业升级上,可以在对接共享经济发展产业需求方面做出尝试,争取相关企业和产业落户咸宁,积极参与和分享共享经济产业市场的蛋糕。
其二,共享经济,正成为新一轮资本蜂拥的“风口”。咸宁“小、精、灵”城市特色和区位优势、后发优势、环境优势,能否转换成资本市场布局共享经济版图期间的竞争优势,值得努力和争取。
其三,共享度假等共享经济具体新形态,也为咸宁大旅游产业建设,提供了新的突破可能。如何充分利用共享经济的模式优势,让咸宁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温泉度假资源,搭上共享经济快车 “借船出海”,值得有关方面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田野变奏曲——感受嘉鱼县簰洲湾现代农业新气息
下一篇:
【记者走村巷】反差